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西日报

充电桩“上岗” 为民生服务续航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摄">   南昌的小区增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设施。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摄   电动自行车作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带来的充电安全与城市管理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随着住宅小区入住人口增多,原有充电设施数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加之充电器老化、部分居民私拉电线,带来火灾隐患,如何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成为城市治理中的棘手问题。  前不久,我省在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中交出亮眼成绩单: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三,其中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环节获评最高等次。成绩的背后,是全省构建“全链条推进、多维度保障”工作格局的具体体现。  去年以来,在整治工作专班的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配合下,我省首先摸清全省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相关底数,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配建标准,推行“国企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共建机制,有效破解资金瓶颈。  各地也纷纷探索创新路径,为治理难题破局。宜丰县引进城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我省首个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站,不仅化解了充电难题,还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赣州市章贡区面向区内企业公开征集解决问题方案,经过公开招标,江西驴充充公司“揭榜”。该公司在水南街道登峰社区中洋公园首府小区门口,打造一排智慧护栏充电桩,配备200个充电接口,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我省还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城市更新项目,巧用“边角地改造”盘活闲置空间,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  南昌全面排查3000余个既有住宅小区,摸清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实际情况,并对车辆生产企业和销售门店开展全覆盖检查,查扣不符合规定的车辆600余辆。该市通过在公共区域建设充电停放车棚、在楼栋入口处设置阻拦器、盘活闲置机动车停车位等方式,规范居民停放、充电行为。  一系列举措,推动我省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迎来转机。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共新增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130.7万个、充电端口106.3万个,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配建比从整治前的43%提升至70%。  “充电桩建起来后,不仅车辆停放整齐了,乱拉电线的安全隐患也没了,充电特别方便!”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洪科社区居民刘莉梅对楼道前的智能充电设施赞不绝口。  从存在安全隐患到管理规范有序,我省用“小小充电桩”,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城市治理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