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从大山深处到江河两岸,千千万万中国女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勇挑重担。她们以坚韧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治沙造林、志愿服务等领域书写奋斗篇章,用责任和热爱诠释新时代巾帼担当。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90后”女孩初雯雯因守护野生河狸而广为人知。2019年,她发起为河狸种植灌木柳的“河狸食堂”公益项目,种下了40多万棵灌木柳苗。如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明显恢复。 为了吸纳当地牧民守护河狸,初雯雯团队曾沿着700多公里的乌伦古河流域走访牧民,一路宣讲。当地很多牧民通过培训,成为自然保护巡护员。2021年,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在新疆富蕴县建起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中心。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的初雯雯动情地说:“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大力支持自然保护、青年人可以施展志向的伟大时代。我相信,这一份和谐就是这个世界该有的、最好的样子。” 从荒漠治理到乡村建设,从生态修复到绿色发展,女性力量正以多元方式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角落。 “一年巡山100多次,穿坏了10多双鞋。”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生态护林员李玉花,和全乡300多名护林员守护着大森林。 湖北麻城市阎家河镇古城村,几年间实现从重点贫困村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跨越,离不开党总支书记曾凤英的努力。 拆除附属房、治理臭水塘、开展村庄绿化、推动莲藕、艾草和蛋鸡养殖等产业发展……自2018年当选以来,曾凤英始终抱着“让村子变美、让村民变富”的心愿,带领村“两委”抓党建、促脱贫,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山变绿了,水变清了,道路变宽敞了,环境变整洁了,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高。 “90后”姑娘袁慧,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小水滴”环保志愿者。她常年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巡查库区岸线,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丹江口库区已有超过16万名“小水滴”志愿者参与守水护水行动。“一滴水虽然很小,但有无穷的力量。”袁慧说。 涓滴之水,汇成江河;点点星光,照亮大地。无数女性用默默付出与顽强坚守,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化为现实,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亮丽底色。新华社记者 樊曦、高敬、王优玲(据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