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被誉为“焊接界世界杯”的第九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十三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蒙古等金砖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同台竞技。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首次参赛便斩获佳绩,6名学子在近400名中外选手中脱颖而出,共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3项,指导教师陆寅获评金牌教练,学校荣获团体银奖。
一个有“味道”的暑假
“比赛一共5天时间,我们现场聆听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火箭‘心脏’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大师的演讲,还跟他合了影,看到了他国选手的精湛技艺,此行受益匪浅。”参赛选手任开远介绍,这次比赛不仅有职业院校学生参赛,还有企业职工和国际选手,焊接的种类也更为丰富,包括手工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碳钢结构件焊接、机器人焊接、铝合金焊接;焊接技术大赛、虚拟仿真焊接赛等,开阔了大家的眼界,也认识到了自己和顶尖选手的差距。
省靖中专校的6名选手分别参加了不同的比赛项目。接触焊接一年时间的选手李路强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还是有些紧张的,比赛过程中,他出现了一些小失误,但很快调整了心态。可惜的是,他也因为这个小失误,以1分之差痛失一等奖。“以后训练和比赛中会更加专心,避免同类的失误。”李路强说,每次比赛不仅是对自己成绩的检验,也是提升技能的契机。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高职22数控班任开远、高职23模具班曹刘杰分别获得手工焊条电弧焊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第一名;24机制技能强化班李路强获得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二等奖第一名,高职21模具班张海涛、24机制技能强化班吴正忠、高职24机电2班刘瑾烽获得优秀奖,指导教师陆寅获评金牌教练,学校获评团体银奖。
获奖归来,几个大男孩都十分开心,似乎忘记了暑假期间训练的辛苦。
“大家每天早上7:30到实训室,8点开始训练,晚上10点回宿舍休息,有的时候甚至更晚。”6名参赛选手都曾经参加过多次焊接大赛,参赛经验比较丰富,但这次赛前集训的训练强度是最大的,也是最辛苦的。焊接操作时,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一个姿势往往要保持很久,汗水像淋浴一样往下淌。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6名选手没有一个人退缩,每周只休息半天。
“因为比赛级别高,又是第一次参赛,大家心里都没底,只能争分夺秒地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指导老师陆寅介绍,盛夏的实训室内温度高达40摄氏度,大家身上的汗水一直没有干过,还透出一股汗味,但6名选手没有一个人退缩,整个暑假都在实训室里度过。大家都笑着说,刚刚过去的暑假是一个“有味道”的暑假。
一位执着的教师
选手们获得优异成绩是自身辛苦训练的结果,更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和指导老师陆寅的悉心指导。
2021年,陆寅通过“马洲英才”引进政策进入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成为焊接实训教师。他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精湛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几名学生对焊接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萌生了组建学生焊接社团的想法。在征得校领导同意后,他迅速组建起焊接工坊社团,量身定制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带领学生们踏上了冲击各类焊接技能大赛的征程。
2022年底,经过短短3个月的集训,队员们实现了从青涩少年到成熟选手的华丽“蝶变”,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焊接技术比赛中一举斩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虽然初战告捷,陆寅却深知焊接技术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细心、耐心和大量的实操积累。陆寅常对学生们说:“把平时的练习当作比赛,把比赛当作平时的练习,放平心态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他不仅是技术上的导师,更是学生们的“心理防火墙”。他会刻意制造时间紧迫、工具缺失等模拟危机,锻炼选手的抗压能力和临场决策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023年暑假,为备战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陆寅主动放弃休息,全程在校陪伴学生训练。看着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在高强度训练中飞速提升,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2024年寒假刚过半,为防止学生技能生疏、情绪懈怠,陆寅再次牺牲假期,带领大家全身心投入训练。他深知,比赛中过度求稳易导致保守丢分,盲目冒进则可能引发致命失误。为此,他为学生量身打造了“85分战略”——在关键环节预留可控风险空间,在次要步骤采用稳妥方案,以稳固得分。这种动态平衡的策略,让选手们在赛场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近三年来,陆寅几乎每个寒暑假都“泡”在实训中心,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共同训练,一同进步。
结合中高职学生的特点,陆寅便想办法帮他们弥补理论基础的不足。他整理了3000多道常用焊接理论题,制作成“焊接宝典”刷题系统,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许多学生的焊接专业理论成绩因此从60多分飙升至90多分,甚至在省赛中取得满分。
为了缓解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兴趣,陆寅还带领大家用废旧材料焊接飞机、大炮、坦克等模型,并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融入课堂。他们创作了焊接足球、焊书等作品,让美育滋养匠心,也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焊接的乐趣。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们减轻训练压力,陆寅还想出了各种办法:买来食材带领大家一起包馄饨,组织足球比赛,让大家在紧张的训练之余能够劳逸结合,放松身心。
陆寅的执着收获了不菲的成果。近年来,他指导的多名学生在各种焊接大赛中获奖,包括泰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江苏海院杯”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一等奖、三等奖……他也多次获得各级焊接比赛教师组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他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受到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优异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近年来,学校更是高度重视焊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形成学习高技能人才、争当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打造了以青年教师陆寅为核心的焊接技能名师队伍,不断为“焊将”高技能人才展示才能、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和机会。
目前,学校拥有基础焊接、自动焊接、特种焊接、焊接检测等各种焊接实训条件,具备焊工高级技师考核评定资格,为学生实际操作训练提供方便。在焊接实训基地里,陈列着的学生作品犹如一件件艺术品,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据了解,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技能提升,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创意焊接”社团为龙头,学校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品牌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将专业技能与艺术创意、劳动实践、体育竞技等相结合,如制作焊接艺术摆件、开展机器人足球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电焊是非常‘烧钱’的,设备、耗材的成本都很高。学校在物资和后勤方面对我们向来是全力支持。”陆寅介绍,寒暑假期间,他和学生只需要专心训练,不管是训练和参赛用的物资还是住宿、伙食等生活方面都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每次集训期间,校领导们都会前往实训中心,关心大家的生活、训练情况,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了学校浓浓的支持技能训练、爱护技能人才的氛围。
除了提升学子的焊接技能,作为我市唯一一所职业学校,近年来,省靖中专校以“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为核心,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目前,学校以公共实训中心为载体,共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牵头泰州市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团的作用,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每个主干专业都与骨干企业共建1个以上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实施“产学研一体、职场化育人”。
近年来,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也高达96%以上。很多学生在实习期,就已经被企业提前预定。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高就业率和满意度的背后,得益于学校在升学就业上未雨绸缪,不断拓宽学生上升空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秦洁 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