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能源拉锯战,汽车市场结构悄然变迁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A04版:车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博弈从未停止,但2025年的战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一场涉及能源形式、技术路线与市场选择的复杂博弈。

  日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销量渗透率为54%。燃油车作为单一动力形式的角色在弱化,但同时也至少通过三种形态延续了生命。

  纯燃油车正逐步被混合动力车型取代。作为燃油车的拥趸,丰田2025年5月发布的新一代RAV4,取消了纯燃油版本,仅保留PHEV(插电混动)与HEV(油电混动)两种驱动形式。

  混动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其能源多样性,这种灵活性是纯电动难以实现的,内燃机自身也在进行适应时代的技术升级。2024年5月,丰田宣布与斯巴鲁以及马自达合作共组联盟一同开发下一代的内燃式引擎。2024年8月,丰田对外展示的下一代新引擎,可以燃烧生质燃料、氢气,甚至合成燃料。这意味着,新引擎不仅支持现今的能源结构,还衔接未来多元化的洁净能源趋势。

  在商用车、硬派越野、高性能车等领域,燃油动力仍是主流,这些场景对续航稳定性和动力输出有特殊要求。此外,燃油动力持续存在于经典性能车、收藏车型,成为一种情感载体和文化符号。

  电动车的发展路径也并非一帆风顺。IDTechEx发布报告称,经历了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纯电汽车2024年在全球几个最大市场增长放缓,而混动汽车却迎来辉煌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为60%,较前一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比突破40%。

  作为插混车的一种,增程式混动车是燃油车与电动车的折中方案,它将燃油发动机变为电力“补给站”,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痛点。

  中国市场的能源转型路径并非全球唯一标准。欧盟原计划2035年禁售新燃油车,由于德国、意大利等汽车工业国的反对,欧盟最终允许内燃机汽车在2035年以后出售,只是需要使用新的合成燃料(e-fuel),而不是现有的石油。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梳理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仅有9.6%。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变化,皮卡、SUV等燃油车型仍是市场主力。2024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放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并将2032年纯电动车占新车销售比例的目标从之前的近70%下调至最低35%。

  作为汽车制造强国,日本并没有完全拥抱电动化,而是选择了技术中立的多路径发展策略。发展中国家市场更是呈现不同景象,其中东南亚国家燃油车占比超80%,加油站网络的成熟、购车成本和汽油价格的低廉,让电动车难以渗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行业机构预测,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约59%持续下降,预计2030年降至31%。全球范围内,燃油车市场份额预计从2025年的约47%降至2030年的30%至35%,最终形成40%纯电、30%混动、30%燃油车的格局。

  在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看来,没有完美的动力形式,只有适合的场景需求。未来,不是谁淘汰谁,而是会形成一个多元动态的能源体系。   (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