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记者张园)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近日,我市多家医院组织开展系列健康宣教活动,呼吁公众增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意识,最大限度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艳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并非正常衰老,而是一种应积极干预的脑部疾病。“很多子女误将父母记忆力下降简单归为年纪大了,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如何进行早期自我筛查?医生建议,可通过一些简易方法初步判断,例如尝试记忆五个不相关的词语并在五分钟后复述,或留意是否经常遗忘重要安排、反复询问同一问题等。家属也应定期观察记录,如发现老人出现持续的近事遗忘、执行熟悉任务困难、判断力减退、性格改变等现象,应及时陪同前往医疗机构做专业评估。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以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要手段。“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方法完全可以延缓疾病进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刘艳表示,近年来该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防控阿尔茨海默病务必抓住一个“早”字——在“临床前期”或“轻度认知障碍”阶段主动筛查、及时就医,是延缓疾病进展、维护老人生活质量与尊严、减轻家庭与社会照护负担的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