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 张金玲 弓煜 邱栩函 特约记者 孙佼佼 通讯员 范阳
“以前送孩子上学经过江华街,路上总堵得心烦,现在路通畅了,心里也亮堂!”9月20日,家住江华街附近的居民赵阿姨笑着说。经过治理和疏导,热闹繁忙的江华菜场周边显得忙而不乱。连日来,靖城街道打出温情牌,先后对老渔婆、江华农贸市场进行精准治理,让“烟火气”更有“秩序感”。
■精准治理,传递民生温度
靖城街道地处老城区,居民居住密集,生活“烟火气”浓郁。作为老城居民每天必“打卡”的“菜篮子”,老渔婆和江华农贸市场承载着重要的民生使命。然而,菜场周边菜农沿街摆摊、杂物乱堆等情况,既阻碍市民通行,又影响城市形象,成为周边居民心中的“堵点”,也是街道管理人员工作的“痛点”。
菜场治理,事关群众生活,体现城市温度。近期,靖城街道牵头联动市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多部门,同步对两个农贸市场周边问题开展研判,积极协调市场管理方,制订了疏堵结合的精准治理方案。
■聚焦需求,守护烟火日常
“老师傅,咱们市场里提供了免费摊位,以后咱就不在外面风吹日晒了,这会儿就搬进去吧?”9月16日,在江华街两侧,治理人员挨个向沿街菜农们解释治理政策,一起清理长期占道的杂物。市场管理负责人郁银华介绍,经过前期协调和改造,市场开辟了“自产自销蔬菜区”,设置了近百个摊位供菜农入场经营。
现场,不少菜农被政策吸引,乐呵地收拾起来,准备进场内规范经营。“我平常就在自家田头种点蔬菜,吃不完就拿出来卖一点。以前在外头,总怕挡了道、碍着事,心里不踏实。现在好了,市场里给咱安了个‘家’。”菜农姚网章忙活着整理好摊上的平菇、青菜等新鲜蔬菜,挎起菜筐就往市场内走去。来到“自产自销蔬菜区”,他忍不住左瞧瞧右看看,满心满眼都是欢喜。
■长效管理,实事落地见效
上周,在老渔婆农贸市场周边,治理人员与志愿者协同行动,既做管理也做宣传,通过耐心劝导引导摊贩进入指定疏导点经营。大家还逐一走访周边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激发商户共治的积极性,让市场周边环境焕发新颜。
如今,两个农贸市场周边都发生了蝶变,道路通行无阻,沿街整洁有序,步入菜场,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现在不仅路好走了,买菜也更方便了,进了菜场都能买全,买惯了的摊头也都在。”正在逛菜场的市民朱晓萍说,这事办得大家都满意,希望这样的整洁清爽能保持下去。
靖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新华说,对菜场周边的治理,事关百姓“菜篮子”,也对城市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靖城街道将继续倾听居民心声和菜农需求,建立长效机制,让菜场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