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秋季小心肛肠“亮红灯”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A04版:享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人民医院普外肛肠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骏

  

">   

  市人民医院普外肛肠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骏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健康有约》视频。

  

">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健康有约》视频。

  

">

  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加之大多数人夏季活动量少,久坐使血液循环减慢,免疫力下降,肠胃浊气不能及时排出,积于肛门处,引发肛肠疾病。

  很多人对肛肠疾病的认识仅限于痔疮,但肛肠疾病作为常见疾病,其病种很多,症状也不尽相同,且部分病症很相似,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延误病情。今天,市人民医院普外肛肠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骏来为大家科普高发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预防要点。

  

  肛肠疾病常见类型和症状

  孙骏说,肛肠疾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一些良性疾病。

  痔疮:肛门周围的一些多肉,就像水管鼓包,分内痔、外痔、混合痔,一般以混合痔形态出现,常见症状为肛门疼痛、便血(鲜红色),严重时脱出肛门外。

  肛裂:排便时特别疼,便后短暂缓解,常伴少量鲜血。

  肛周脓肿:肛门持续性胀痛,局部红肿发热,可能发展为肛瘘。

  肛瘘:一般是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小隧道”,肛门部会有一个或多个不能愈合的创口,反复流脓、瘙痒。

  直肠黏膜脱垂: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便秘的人群,直肠黏膜甚至全层脱出肛门外。

  肛门瘙痒症:可能由湿疹、感染或者会阴部分泌物刺激等引起,有时夜间会加重。

  大便带血会是肠癌吗?

  “大便带血确实可能是肠癌的一个症状,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肠癌。大便中带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肠癌外,还可能是痔疮、肠道炎症、息肉等其他疾病。”孙骏说。

  便血是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的特点是便后血滴在大便表面,或厕纸带血,或喷射状出血,一般不痛。

  肠癌便血颜色往往偏暗红、果酱色或黑色(柏油样便),血常与大便混合在一起,可能伴有黏液、脓液,同时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或腹泻或者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

  孙骏提醒,一旦便血,无论什么原因,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哪些人群易得肛肠疾病呢?

  孙骏表示:有不良排便习惯的人,这是得肛肠疾病的头号元凶!比如长期上厕所时刷手机、打游戏,一蹲就是十几二十分钟,这会给肛门造成持续的压力。

  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如司机、程序员、办公室白领易得痔疮。

  便秘腹泻人群易得肛裂、痔疮。

  长期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烧烤)、喝酒,以及低纤维饮食,饮水不足、蔬菜水果吃得少,都会刺激肛门,产生肛门疾病。

  长期腹压增高,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肥胖、怀孕的准妈妈,以及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的,这都会增加腹腔压力,易得混合痔和直肠黏膜脱垂。

  老年人由于肌肉松弛,易得直肠脱垂。

  如何预防肛肠疾病?

  “日常可以多做提肛运动,温水坐浴、便后清洗肛门,这些对肛肠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孙骏说。

  特别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提肛运动,动作要领:收缩肛门,屏住2~3秒,放松3秒,为一次,每组30次,每天2~3组。可以有效地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预防肛门疾病。

  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多喝水,加强肠蠕动,防止便秘。常见的高纤维素食物包括全麦食物、豆类、水果和蔬菜等。

  不要长时间如厕,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不要乱用药,如听信偏方或激素药膏可能延误病情。

  (融媒记者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