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父亲”,真的不容易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A05版:魁星阁       上一篇    下一篇

  

  

  

  □朱 铭

  

  今天是女儿11岁生日。遵照她的指示,我邀请了她的闺蜜好友一起在海底捞简单庆祝了一下。我也借此机会难得和朋友小酌了几杯。两人不断举杯,酒液滑入喉咙,微醺间,心底的柔软被慢慢释放。两人皆感慨,当父亲真的不容易。晚上回到家,想到了已离世的父亲,这个至今被人评价“好人不长寿啊”的好人。

  父亲兄弟5个人,因为家庭原因,父亲上世纪70年代早早就离开爷爷奶奶奔赴江阴,住着牛棚,打着零工,只为生存。80年代回到靖江,与母亲自由恋爱,骑着借来的小车往返于红光和斜桥。结婚后,在亲戚的帮助下,给集体宿舍楼梯刷油漆,打散工开始,慢慢积攒了些积蓄。90年代,进入集体企业上班,以务实、诚信的品质,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从销售员到分管销售副厂长。后来,企业改制,在别人不解下,父亲带头给下岗工人发放生活补助金。这一举动,虽被当时一些人议论为“太过实诚”,却也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口碑与尊重。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做事光明磊落,从未因世事变幻而改变初心。而今我在职场上,才真正理解他当年的担当与坚守。才懂得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仅是做人的品质,更是精神的传承。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我不禁思索,父亲当年是否也如此凝视着我?说实话,骨子里我认为他是不合格的父亲,从小到大,他总是出差,一年有一个整月在家,全家都会不适应。学校老师难得见到一次父亲,都以为是我爷爷级的亲戚来看我。从那时起,我再也不让他到学校,因为我不愿面对那种异样的目光。但现在想来,或许他的爱藏在了那些辛劳的奔波里,藏在了那些我看不见的付出中。他在用他的方式履行父亲的职责。虽然笨拙但却情深。难道他不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学着做一名父亲吗?如今轮到我自己披上父亲的角色,才懂得那份沉默背后的牵挂与付出。每一个深夜加班回家的疲惫身影,每一次为家庭默默承担的压力,都是在用行动诠释着父爱的深沉与厚重。父爱如山,沉默却坚实,曾经不懂的那些疏离与忙碌,如今都化作了理解和感动。女儿的笑声如银铃般回荡在房间里,像极了童年时父亲带我去做木枪的开心。那时候的我不懂,为什么别人的父亲能天天陪伴,而我的父亲却总是在远方奔波。现在,我终于懂得,那份父爱从未缺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也在不断反思与成长。父亲用他的方式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而我,也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父亲角色定位。或许父爱就是这样,不善言辞,却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这个家,默默地扛起生活的重担。

  酒后的随笔,简短的文字致敬那些不断适应父亲角色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