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记者夏峥姣)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当天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关注孕期营养 孕育健康未来”主题活动,深化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多年来,我市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活动中,妇幼专家讲解了出生缺陷的预防策略,为准妈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解答以及孕期膳食指导等。现场还设有免费基础健康检测、骨密度检测、答题抽奖等环节,在互动交流中营造寓教于乐的科普氛围,引导育龄家庭、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
“在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到6%。”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徐红霞介绍,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等方面异常的统称,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唇裂、马蹄内翻足等就属于常见的结构畸形。
为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我市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三级预防”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为市民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补服叶酸等,开展孕期筛查、产前诊断,包括B超检查、血清学筛查;为新生儿提供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疾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最大程度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从胎儿期到宝宝2岁被称为‘生命早期1000天’,这1000天的营养与健康管理将影响孩子一生。”孕产保健中心主任医师陈荣芳表示,保证好孕妇的营养需要,就是在为孩子打好健康基础,孕妇应该注重叶酸、铁、钙、碘、DHA等关键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不挑食、不偏食,适量食用鱼禽蛋肉类、豆类、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可以减少孕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是实现优生优育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