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走出肺结节“焦虑”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A04版:享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夏漫辉(左)

  

">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夏漫辉(左)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健康有约》视频。

  

">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健康有约》视频。

  

">

  为什么现在有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夏漫辉说:“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定期体检的人数不断增加,很多单位组织的体检项目中也逐渐将胸部CT纳入其中。这使得肺部检查的覆盖面更广,更多潜在的肺结节在检查中被发现。”

  一旦发现肺结节,先不要恐慌,应到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呼吸科就诊,尽量避免误诊误治。

  老百姓常将肺结节与肺癌画等号,其实体检发现的肺结节真正需开刀的不到1%,90%以上为良性或可随访结节。所以,大家对于肺结节不要过度焦虑。

  目前,肺结节筛查金标准是低剂量螺旋CT,不建议拍X光片,因其漏诊率、错误率高。

  

  肺结节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肺结节类型及特点大致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夏漫辉介绍。

  肺结节的“良”“恶”之分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然而多数肺结节尤其是小结节,无法靠一次检查给出结论,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复查。

  通常,医生会根据CT显示的肺结节大小、位置、影像学特征等,再结合患者基本情况及个人病史等综合评估,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随访意见及诊疗方案。

  相对而言,肺结节病症的恶性占比较小,经健康体检发现的大部分肺结节都属于良性结节,但是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恶变概率一般是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尤其对于年龄越高、结节体积越大、个体存在高危风险因素越多的患者,恶变概率也相对较高。

  因此,患者要对肺结节加强重视,但也不需要过分紧张,最重要的是遵医嘱定期随访。

  肺癌高危人群需同时满足三点:50岁以上,吸烟史≥20年(一天一包),戒烟时间<15年,有肿瘤家族史也属高危因素。

  

  肺结节患者多久要随访一次?

  夏漫辉表示,不同人群有不同检查建议,不能一概而论。

  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超过65岁人群,不论是否高危,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个体化随访:针对非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查出磨玻璃结节的人群,需个体化随访。专科医生基于CT影像学、家族史及疾病史、个体化PM_2.5暴露量从而决定多久做CT检查,以降低CT检查频率,减少辐射伤害,避免患者过度焦虑与过度检查。

  建议在同一家医院随访复查,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结节体积的大小比更有意义。

  (融媒记者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