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红
贵州之行,见识了黄果树瀑布的奔涌、马岭河大峡谷的奇绝,也踏过了小七孔的翠色溪径。小七孔的瀑布是流动的诗篇。翠谷瀑布如轻纱垂落,拉雅瀑布似银练飞泻,瀑布更是折折叠叠,在山石间恣意流淌。丰沛的水流撞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像千万朵素白的花朵轰然绽放,转瞬坠入溪流中,奏起阵阵轰响激荡心胸。缓流处又是另一番模样,水波顺势而下,宛若被风拂动的丝绸,把游人的心变得柔软熨贴。
从西门逛向东门的方向,左岸的石径总是挤满了人,游人们举着手机,想把瀑布的雄奇定格。只可惜镜头再精巧,也装不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和同伴寻了人少的右岸,这里虽有灌木遮挡,却更能倾听流水的心跳。望着瀑布忽急忽缓地奔涌,忽高忽低地跳跃,我竟想不起半句贴切的赞美,只能抱憾“情绪很多,语言有限”。目光挪移间,我被岩石上的一抹绿勾住了。那是一丛不知名的小草,生长在被瀑布冲刷过的岩缝间。水流一遍遍地拍打,它的叶片不得不低垂着,狭长的叶片微微翻转,像被揉皱却不肯折断的丝带。俯身细看,它的根须死死咬住岩缝,像无数只坚定的手,紧紧攥着岩石的纹路,任激流如何撕扯,也不肯松动半分。
我想不透它为何要在如此险绝处安家。或许是某年的山风,把它的种子吹进了这狭窄的岩缝;或许是某天的流水,让它在贫瘠的石缝中发了芽。我更想不明白:没有土壤的滋养,没有安稳的环境,只有永不停歇的水流冲刷,在这样的绝境里,它竟然活出了一丛绿的倔强。
多么像那些不被看好的生命啊。有人说岩缝里长不出草,有人说激流里留不住绿,可它偏要顶着所有质疑,把根扎得更深,把身姿摆得更低,把叶长得更绿。水流越是冲撞,它的茎脉就越坚韧;环境越是恶劣,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它不在意旁人是否看见,也不奢求谁的赞美,只是凭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与激流对抗,与命运较劲。
离开小七孔时,我又回头望了一眼激流中的那丛小草。忽然想起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在偏僻的山谷里,不顾杂草的嘲笑,执意要开出美丽的花。而这激流中的小草,它没有百合的芬芳与艳丽,却有着同样的执着与坚韧。它用那不起眼的绿,告诉了我生命最动人的答案。真正的强大不是站在繁花似锦的地方,被万人瞩目;而是在艰难困苦的绝境里,守住一颗向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