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部分人身保险具有和长期保障和储蓄功能,可作为家庭长期财务规划。
9月1日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下调,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上限降至2.0%,分红型保险1.75%、万能型保险保底利率1.0%。这一调整,给保险市场和投保人都带来不小冲击,人身险还值得买吗?
人身险利率降至2%以下
今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文称,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而在今年1月和今年4月,中保协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分别为2.34%和2.13%。根据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此次预定利率研究值已“触发”调整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若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9月1日,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新产品,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1.75%。但整体来看,新产品数量还不多。
“9月1日,我行代销的预定利率2.5%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0%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已全部下架。目前新上架的产品预定利率均已下调。”我市一银行理财经理介绍,临近预定利率下调的最后几天,每天都有人咨询、投保。目前,旧产品已全部停售,新产品正陆续上架。
人身险产品仍有竞争力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十余年间,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4.025%一路下调,且下调步伐明显加快。从2013年到2019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从4.025%下调至3.5%,历时约6年;随后从3.5%下调至3.0%仅用了2~3年;去年9月,预定利率降至2.5%,仅一年时间,又进一步降至2%。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即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2%,仍具备一定竞争力。”不少银行理财经理一致认为,目前长期存款利率在1.6%左右,且仍有下降趋势,保险理财产品较长的产品期限及刚性兑付的特点使其仍具有一定竞争力。
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相比银行理财和国债等其他理财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收益具有稳定性,能终身锁定利率。一旦购买,无论未来市场利率如何波动,保单内的预定利率都将保持不变。“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利率水平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一特点尤为重要,它能确保保单持有人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能享受到稳定的收益水平。”我市一银行理财经理介绍。
购买人身险要明确自身需求
银行理财经理分析,投资者应该了解,获得保障是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相对于短期理财来讲,购买保险更应注重长期保障及收益情况。
“比如终身寿险,除了理财收益,一旦被保险人去世,保险公司将会支付一笔保险金给受益人。”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相对于普通理财产品,终身寿险对于被保险人的加入来说多了一份保障。
记者注意到,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险成为银行及保险公司销售的身份险重点产品。与普通型产品相比,分红型产品增加了分红功能,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分红是不固定的,也是不保证的,分红水平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有着直接关系。通常来说,在保险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年份,客户可能分到较多的红利,但如果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客户能分到的红利就可能比较少甚至没有。
理财经理建议,投保前要了解产品性质、缴存年限、缴存方式、提前退保损失等条款,以免投保后发现和预期不一致。“首先要规划好这笔资金的用途和使用周期,涉及到什么时候领、领多少、怎么领、谁来领等问题,根据需求再匹配合适的产品,切忌只比对利率。”
(融媒记者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