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伪环保材料三大常见套路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A04版:家居港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家装市场上“绿色”“无醛”“环保”等标签层出不穷,但其中暗藏不少“伪环保”套路。笔者分析了三大常见骗局,并给出简单识别技巧,让新手业主也能轻松避坑。

  套路一:“概念炒作”混淆视听

  “生态板”“负离子板”“草本漆”……这些听起来充满“环保感”的名称,实则多为商家的概念炒作。记者在建材市场发现,一款标注“生态实木颗粒板”的产品,检测报告上仅显示“符合E1级标准”,却被销售人员宣称“堪比无醛板材”。更有甚者,将普通乳胶漆添加少量植物提取物,就包装成“草本环保漆”,价格翻倍。

  事实上真正的环保材料必须有权威认证,板材环保认证需认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涂料则看法国A+认证、美国GREENGUARD认证。新手识别时只需牢记:无具体认证标识、无CMA检测报告的“环保材料”,一律不要买。同时要注意,“E0级”“十环认证”等标识需可通过官网查询,印刷模糊、无法验证的均为伪造。

  套路二:“局部达标”掩盖整体问题

  不少业主在选购主材时格外谨慎,却忽视了辅料的环保性,而商家往往利用这一漏洞玩“局部达标”的把戏。

  这类套路在软装环节同样常见:窗帘宣称“棉麻环保材质”,但定型剂含大量甲醛;床垫标榜“天然乳胶”,但黏合层用的是劣质胶水。专家建议,辅料选购标准应与主材一致:地板胶、墙纸胶需选“零甲醛”水性胶,查看检测报告中“游离甲醛”项目是否为“未检出”;窗帘、床垫要索要“纺织品甲醛含量检测报告”,优先选择可水洗、无刺激性气味的产品。此外,签订装修合同时需明确约定“所有辅料均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并注明品牌型号。

  套路三:“检测报告造假”以次充好

  部分商家会用优质样品送检获取合格报告,实际销售的却是劣质产品;还有商家篡改报告数据,修改甲醛释放量,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

  新手识破这类骗局只需三招:一看报告抬头,必须有“CMA”“CNAS”标识,无标识的报告无效;二查检测日期,超过1年的报告可能失效,需要求商家提供近6个月内的检测报告;三对产品信息,报告上的产品型号、批次需与实物包装一致,若商家以“批次不同”搪塞,可要求其提供对应批次的检测报告。此外,可现场用便携式甲醛检测仪对样品进行初步检测,若数值与报告差异过大,需警惕造假。

  新手装修时可邀请懂行的朋友陪同选购,或选择有“环保承诺”的正规商家,明确约定“检测超标可全额退款并承担治理费用”,用合同条款保障自身权益。只要掌握这些简单技巧,就能轻松识破“伪环保”套路,守住家装健康防线。(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