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杭州科技实践营感悟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6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学员在杭州六小龙城市展厅

  

">   

  学员在杭州六小龙城市展厅

  

  学员在浙江大学双创实验室

  

">   

  学员在浙江大学双创实验室

  

  

  

  编 者 按 靖江融媒第二期暑期杭州硬核科技实践营已经落下帷幕。此次实践营活动有不少高中学生加入,行程为同学们打开认知新窗,让同学们看到数理知识、信息技术创造的无限价值,他们将所见所感形成文字感悟,为学习注入方向与温度。

  

  江南寻梦记

  踏上杭州的土地,仿佛翻开了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这个暑假,作为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我在杭州的实践营之旅中遇见了三个不同的江南。

  第一重江南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梧桐树下,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学子们眼中闪着光。在校史馆,我触摸到竺可桢老校长的“两问”:“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像种子般落进心里,让我开始思考高中三年的意义。

  第二重江南在六小龙科学馆。充满未来感的展厅里,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与人对话,量子计算模型在蓝色光影中旋转。最让我震撼的是3D打印技术展区——从医疗假肢到航天零件,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科技如何将想象力变为现实。

  第三重江南在动漫博物馆。从《大闹天宫》的手稿到数字动画技术,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美妙融合。那些最前沿的科技,最终都在为讲述中国故事服务,让我明白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根基。

  杭州教我读懂了成长的三重境界:扎根传统的厚重,勇于创新的探索,面向未来的担当。这个暑假,我在江南水乡找到了通往高中生活的钥匙——既要脚踏实地读书,也要时时仰望星空。当我离开杭州时,心里已经装得下一整个江南,也准备好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年攀登。

  (任芊羽)

  

  

  

  杭州实践营感悟

  实践营结束的路上,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轮廓,心里觉得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这次4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地方——浙江大学,G20峰会会场,六小龙企业,中国动漫博物馆,像拼图般嵌进我的脑海里,让我对接下来的高中生活有了憧憬。

  第一站是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毕业生的学习经历,让我明白大学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成了一片我可以努力奔赴的广阔天地,提醒着我高中三年每一分努力的意义。

  第二天,我们观看了被称为“杭州六小龙”的几家科创企业的介绍。其中人工智能让我大开眼界。我意识到学习原来正是推动世界改变的巨大力量。这让我对学习多了一份敬畏,也多了一分好奇——我的知识,将来能创造出什么?

  G20峰会会场给我的则是另一种震撼。站在巨大的会议厅中央,抚摸着光洁的立柱,我试着想象各国领导人在这里共商世界议题的场景。穹顶宏阔,国旗庄严,一种跨越国界的责任感悄然落在心头。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中国动漫博物馆,这里是最让我感到亲切和快乐的地方。它像是一种平衡,提醒着我:在追求知识和理性的同时,也要守护好奇心和想象力。

  回望这四站,它们仿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成长路标:浙大是知识的殿堂,给我以目标;G20会场是世界的窗口,给我以视野;“六小龙”是创新的前线,给我以工具;动漫博物馆是心灵的乐园,给我以情怀。

  (苏昊翔)

  

  

  

  湖山寻梦:西湖畔的古今对话

  杭州的创新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从白居易修筑白堤到苏东坡疏浚西湖,这座城市的创造力始终与它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

  在“杭州六小龙”企业的展示中心,一位解说者热情地向我们演示最新的物联网技术。“我们研发的这些设备,正在让监测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显示屏的蓝色光芒,“科技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室内,智慧城市的蓝图正在全息投影中徐徐展开,勾勒出未来的轮廓。这让人不禁想起,八百年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智慧,与今日的创新精神何其相似,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应。

  漫步苏堤时,夕阳正将雷峰塔染成灿烂的金色,湖面上泛着细碎的光点。三三两两的学子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赏景,他们的身影与湖中的倒影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个女生忽然抬起头来,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出神,或许她也在思考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深刻联系。这一刻,千年西湖默默见证着又一代人的成长与思考,正如它曾经见证过白居易、苏东坡等先贤的思考与创造。

  三日实践营如饮清泉。我始知真正的成长不是背离传统的荫蔽,而是让古老的根系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萌发新枝。当我们踏上归途,西湖的波光在身后渐渐远去,但带走的是一种观照世界的双重视角——既能感受科技创新的灼热温度,亦能触摸历史深处的清凉脉络。

  西湖碧水千年如鉴,照见古今往来之人。而我们这些少年,终将在这一次次的照见中,认清自己的模样,找到前行的方向。当万千学子各成溪流,必将在时代的交汇处,汇聚成属于新时代的澎湃江海。(孙云熙)

  

  

  

  探索知识与科技的殿堂

  在求知若渴的青春时光,一次实践营旅行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探索世界的道路。这次实践营,我们踏上了前往杭州的旅程,参观了浙江大学、杭州“六小龙”以及G20会场,这段经历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踏入浙江大学的校园,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学术王国。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学术传奇。我们漫步在校园中,参观了先进的科研实验室,了解到前沿的科研成果。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求是创新”校训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位浙大人的精神追求。在与浙大师生的交流中,我被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所打动。他们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勇攀科学高峰,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不断追求卓越。

  如果说浙江大学是知识的殿堂,那么杭州“六小龙”则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这六家公司,每一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熠熠生辉。在参观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高性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的魅力。人形机器人灵活的动作,机器狗敏捷的身姿,还有用意念操控小球移动的脑机接口体验,以及《黑神话:悟空》的震撼展示,每一项都让我对未来科技充满了遐想。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他们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尝试,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而G20会场则让我领略到了大国的风范与担当。走进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庄重、现代、宏伟的建筑风格让人震撼。这里见证了2016年G20峰会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站在峰会主会场,我仿佛看到了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商全球经济发展大计的场景。会场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着中国开放、包容的态度。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次科技实践营为契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浙大人一样追求卓越,像杭州“六小龙”的科研人员一样勇于创新,像祖国在国际舞台上一样展现出担当与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顾锦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