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中医:身心愉悦才有健康的身体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A05版:养生馆       上一篇    下一篇

">

  中医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让我们来看看,当遇到情绪刺激时身体会发生什么改变:

  怒伤肝:愤怒的情绪容易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脏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当人过度愤怒时,会使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呕血等症状。长期郁怒不解,还会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等病症。

  喜伤心:这里的“喜”若超过正常限度,会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例如,临床上有些人因突发过度惊喜之事,可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症状。

  思伤脾:过度思虑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负责消化食物和传输营养物质。长期思虑过度,会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忧伤肺:忧愁、悲伤的情绪会损伤肺气。肺主气,司呼吸,过度忧伤会使肺气耗伤,导致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

  恐伤肾:恐惧的情绪会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肾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过度恐惧会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严重影响肾脏的功能。

  情绪刺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我们可以从情绪调节、生活调理、中医辅助等方面来帮我们改善我们的状态。

  及时疏导情绪,避免积压。

  主动宣泄:通过倾诉(与亲友沟通)、书写(日记、信件)、哭泣等方式释放情绪,避免情绪在体内“郁结”。

  转移注意力:从事喜欢的活动,如运动、听音乐、绘画、散步等,让情绪从过度关注的事件中抽离。

  调整认知,避免情绪过度。

  理性看待引发情绪的事件,避免极端化思维(如“一点小事就崩溃”“长期钻牛角尖”)。

  当意识到某种情绪过盛时,主动提醒自己收敛(如易怒时深呼吸冷静,过度思虑时强迫自己暂停)。

  生活方式辅助调理。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脏腑功能在休息中恢复平衡。

  合理饮食:根据情绪对应的脏腑调理,如思虑过多(伤脾)可吃山药、小米等健脾食物;悲伤过度(伤肺)可适当吃百合、银耳等润肺食物。

  适度运动: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

  中医辅助调理(必要时)。

  若情绪引发明显身体不适(如头痛、失眠、食欲差、胸闷等),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中药(如疏肝解郁的柴胡、理气的陈皮等)、针灸、推拿等方式调理。

  关键在于“及时干预”,避免情绪长期失衡损伤脏腑。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或出现持续的情绪障碍(如长期抑郁、焦虑),建议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干预,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预约电话:84330028 

  15365620818

  医馆地址:人民北路100号(原报社向北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