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立秋半个多月了,但天气仍然比较炎热,有时比夏季还要闷热,让人着实体验了一回“秋老虎”的威力。如何对付“秋老虎”呢?
王氏德元堂中医王晓表示,“秋老虎”来袭,不仅要祛暑清热,还要滋阴润燥。
对付“秋老虎”,首先从饮食上做起。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吃些清热类食物,如冬瓜、豆类、小白菜、苦瓜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桃、橘子、葡萄、西红柿等,以满足身体消耗所需要的营养供给。少吃辛辣、燥热、油腻、易上火的食物,少饮酒。食用生冷瓜果蔬菜时一定要洗净,防止不洁食物进入体内。慎食太多瓜果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胃寒或有轻度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
王晓提醒,针对不同体质,饮食有不同注意点。平时阴虚内热,感到口干咽燥,手脚心发热,这类人群多吃养阴清肺的食品,如百合、银耳、雪梨;部分偏阳虚人群,表现为脾胃虚寒,手脚冰凉的,可以用健脾且不伤津的食品,比如百合、山药。容易上火的人群,可以用一些带芯的莲子,也可以用苦瓜,降心火、清肝热。
王晓还推荐了几款养生药膳和茶饮来应对“秋老虎”。
杏仁陈皮粥。材料:甜杏仁、陈皮、粳米、冰糖适量。陈皮洗净切丝;杏仁捣碎;粳米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粥;粥要煮好时,加入陈皮丝、杏仁末,搅拌均匀,再煮5分钟即可。功效:本药粥具有化痰理气、利肺润肠的功效。适合咳嗽有痰、胸闷不舒、大便偏干的人群食用。
芡实(鸡头米)养脾羹。材料:芡实、莲子、山药、少量大米。做法:将新鲜芡实、莲子、山药和少量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中小火煮成羹。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莲子麦冬饮。材料:莲子、麦冬、陈皮、生甘草、大枣。莲子养心安神、补脾益肾,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百合茯苓饮。材料:百合、麦冬、薄荷、陈皮、甘草、茯苓。百合和麦冬均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消肿。
竹叶银菊茶。材料:淡竹叶、金银花、菊花。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菊花和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滋润肌肤、缓解秋燥。
“此外,出行避开高温,做好防护。‘秋老虎’期间,午后气温较高,紫外线强烈,出行时需要注意防暑防晒,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王晓说。在这段时间,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我们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秋季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还可选择在早晚凉爽的时候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王晓表示,“秋老虎”虽然凶猛,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从饮食、出行、穿衣作息等方面加以注意,就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迎接凉爽的秋天。
(融媒记者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