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万余军民围攻、收复靖江城
日期:08-26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而驻靖的日伪军警顽固拒降、负隅顽抗。伪警察局长陶明德令部下伪军伪警撤回靖城,企图死守,等待国民党军队来援。
成立围攻靖江城指挥部
县委根据苏中区党委和三地委关于“围住陶明德的伪警伪军,收复靖江城”的指示,调集力量,围攻靖江城。围攻任务以靖江县独立团一部和各区队(此时已组成反攻营)民兵承担。县委对围城部署、后勤工作等作了详尽部署。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成立了围攻靖江城指挥部。
8月20日午夜12时,围城开始。南门一线由三营营部及七连和东兴、柏木区反攻营负责,指挥所设在汽车站附近(后迁至汽车站);东门由长安、西来区反攻营及民兵负责,指挥所设在盛家大厅;西门以侯河区反攻营为主,太和区民兵协同,指挥所设在西门外一商店内;北门及其附近由孤山区反攻营及民兵负责,指挥所设在烈帝庙。八连布防天妃宫一线,负责八圩方向警戒。
8月21日,军民已将城厢周围的街道,以及城外伪据点斗元宫、尤家桥、汽车站等处团团围住。所有要道口都用装满泥团的草包堆筑了工事,作持久围困准备。围城开始时,约有2000余人;至第三天,民兵和后勤人员不断增加,已达5000余人。当时的《江潮报》、《解放日报》(延安版)都称:万余军民大围攻。江工委也做了大量工作:从大反攻开始,就控制船只,防止敌人向江南逃跑发动渔民和船工“封江”,防止走漏消息;(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