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1945年8月26日靖江城收复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第A07版:四眼井       上一篇    下一篇

  1945年8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华中我克靖江郎溪》报道。

">   

  1945年8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华中我克靖江郎溪》报道。

">

  1945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中央档案馆馆藏)。

  

">   

  1945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中央档案馆馆藏)。

  

  为配合大反攻,收复靖江城,靖城行政公署发布的布告。

  

">   

  为配合大反攻,收复靖江城,靖城行政公署发布的布告。

  

  靖新公路伏击战示意图。

  

">   

  靖新公路伏击战示意图。

  

  苏中报《三分区靖江城获解放》报道。

  

">   

  苏中报《三分区靖江城获解放》报道。

  

  

  

  

  □王 樱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1945年8月29日《解放日报》上,第一版醒目位置刊登《华中我克靖江郎溪》,报道了靖江城解放的消息。

  

  

  破晓——大反攻的到来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共中央指出,“应立即动员一切力量向日伪进行广泛的进攻,以正规军占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以游击队、民兵占领小城市”。而在8月11日,蒋介石政府颁布命令,“我沦陷区各地地下军及伪军”“非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移动驻地,并不得受未经本委员长许可之收编。”

  1949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靖日军撤至江南缴械,靖江伪县长厉石青也逃往江南投靠国民党,企图搬兵来援。盘踞在靖江西部的伪十九师陈正才部,撤至泰兴作负隅顽抗,靖江城由伪警察局长陶明德控制。

  广大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对日伪的大反攻。靖江独立团响应上级号召,分头包围了陶在孤山、柏木、马桥等外围据点,迫使伪军警不得不蜷缩在靖江城内固守待援。

  这样,靖江县除靖江城及城厢外围外,都已全部解放。靖江独立团还掩护游击队和民兵破拆靖(城)八(圩)公路,隔断靖城与八圩的交通,防止陶部南逃,对其造成有力的打击和极大的威胁。

  

  围攻——万众军民包围靖江城

  

  根据苏中区党委和三地委关于“围住陶明德的伪警伪军,收复靖江城”的指示,靖江县委对围攻靖江城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为防止陶部从靖城南门突围往江南逃窜,兵力重点部署在南门一线,东西门次之。8月20日午夜12时,各路军民开始围城。到了21日,靖江军民已经将城厢周围的街道以及城外伪据点团团围住。所有街市要道口都用泥团和草包堆筑了工事,作持久围困准备。

  军事攻势是由松散包围到步步逼近。军民先将工事筑在靖江城外据点旁边,切断据点内的物资供应,伪军警只能龟缩在碉堡内,不得自由行动。为此,陶部不得不将城外据点全部撤至城里,集中兵力,妄图固守。各路围城军民随即加强攻势,以土坦克为掩护,趁夜间又将工事筑到了四城门口的城桥头。靖江城南门和北门外房屋少,开阔地较大,战士们将战壕、掩体挖到了城脚沿。

  当时,靖江独立团的主力奉命在外作战,围攻任务由县团三营及各区游击队和民兵承担。县团三营是刚由区游击队上升而来,武器装备很差,主要是土造轻机枪、步枪多为“湖北条子”,其余就是地雷、手榴弹、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钩镰枪等。游击队和民兵武装的装备更差。但是,围城军民士气高昂,集思广益,涣散敌人士气。

  为进一步动摇敌人,靖江县委还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政治攻势。从围城头天起,除组织的军民外,还发动伪军政人员的家属、亲友等进行政治喊话,“只有放下武器,才是唯一出路”“不要梦想去江南,去江南也是完蛋”等不绝于耳。独立团和游击队的号手们则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吹响不同的号音,迷惑敌人;无军号的民兵,则吹响海螺和牛角,以壮声势。县团还选择优秀射手,时刻瞄准和监视城头动静,随时打击敢于活动之敌。东兴区民兵炮队的大土炮在围攻中大显神威。伴随着炮响,装在炮筒里的“炮弹”(实际为铁丸、石子)直飞进城,散落在屋顶上哗哗作响。地下党员制作写有“新四军已包围了全城,你们只有丢掉幻想,举行反正,才是出路”的标语牌,趁夜间插到了南门护城河河心。陶部不明虚实,不清楚城外部队规模,坐立不安;伪军警们目睹城外形势,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内线”——助力伪敌开门受降

  

  围城期间,靖江独立团团长陈宗宝写信给陶明德,要求他放下武器,接受共产党改编。事实上,靖江县委高度重视开展敌伪军工作,陶明德一直是我党的重要争取对象。

  1943年,根据靖江战略形势,靖江县委将有汪伪国民党政府背景的伪十九师作为主要打击对象。靖江独立团团长陈宗宝曾亲自进入靖城与陶谈判,表明我党的决策,表示愿意与他互不侵犯,而陶明德也表示“心照不宣”。

  伪十九师师长蔡鑫元一直垂涎汪伪警察局局长陶明德在新港的巨额税收,企图占领新港。苏中三地委分析,伪十九师蓄谋已久,下一步计划就是端掉陶明德,独占整个靖江,这对靖江的抗日局势非常不利。因此,决定利用汪伪的内部矛盾,采取“打蔡保陶”的策略,扭转靖江地区抗日斗争的局面。靖江县委派出联络人员会见陶明德,要求他在战斗时保持中立。因伪警察局在力量上不占上风,而且面对既得利益可能落入他人之手的担忧,陶明德欣然答应了靖江县委的要求。在与陶部的密切配合下,1943年4月15日清晨,靖江、如皋、泰兴、泰县4县独立团和分区特务营取得了靖新公路大捷,累计歼灭伪十九师的3个营450人。此战进一步增强了陶明德对共产党、新四军的信任,逐步唤醒其民族意识。随后,在一次战斗中,东兴区队攻打陶部水警队,缴了十几支枪。陶向靖江县委提出意见,靖江县委作出解释并发还枪支和物资,进一步维持了与陶部的良好关系。

  不仅对陶明德,靖江县委还对其部下开展了争取工作。抗战时期,因对敌斗争的需要,党组织决定开展帮会工作,让独立团团长陈宗宝利用其早年在帮会中的影响力设香堂收徒弟。当时陶明德的得力部下徐邦杰、蔡克谦等都投拜在陈宗宝门下。当蔡克谦发现陶明德为准备突围投靠国民党的迹象后,向陶明德力陈南逃的利害:没有渡船无法过江,即使到了江南也无法站稳脚跟,打消了陶南逃的幻想。在陶部军事会议商讨对策时,蔡克谦发表“认识大势”的言论,游说陶部反正。

  苏中三分区派出的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在伪警察局任课长的盛仁东,靖江县委联络部派出的中国共产党秘密党员、在伪县府任助理秘书的陈慎余,在争取陶明德部开城受降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盛仁东截获厉石青从江南送给陶明德信件,获知内容大致是“无法派兵来靖增援”等后,立即将“江南援军无望”的消息进行散播,瓦解陶部的士气。陈慎余等人在下级警官中活动,散布“我们都是本地人,如何拖老带小远离家乡?将来发生困难,无从依靠怎么办?”等话语,以动摇警官人心。此外,受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影响,中间人士伪商会会长陈抱远、世界书局的朱先营等人先后进城劝说陶明德放下武器、开门受降、免遭战祸。

  围城第四天,地委和军分区调如西独立团和靖江团一营增援,泰兴县民兵总队也带反攻营前来参战。在城外万众军民的围攻、城内敌伪工作的充分配合下,8月26日,陶明德将城门打开,迎接我党政军。被日伪占领了8年的靖江城终于免遭战事,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成为苏中三分区第一个收复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