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晓婷
作为最早扎根包头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包头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包头分行”)已与鹿城并肩走过四十载。四十年来,中行包头分行始终以“金融为民”为初心,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提振消费、住房保障、乡村振兴、敬老助老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用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金融举措,书写了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激活消费引擎 为民生需求注入金融动能
“以前办理汽车分期贷款,要跑 4S 店、银行好几趟,现在在与中行合作的 4S 店,从申请到放款一站式搞定,还能享受利率优惠,太方便了!”刚通过中行包头分行汽车分期贷款买到新车的包头市民王先生,对中行的服务赞不绝口。这背后,是中行包头分行聚焦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流程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中行包头分行将“促消费、惠民生”作为重要使命,不断深耕消费服务领域。在产品与渠道布局上,依托“中银E贷”“随心智贷”等特色产品,将消费信贷业务下沉至各网点,让有需求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近三年,已为包头市民累计投放消费类贷款3.3万笔,覆盖装修、旅游、婚庆、二手车、出国留学等多种场景,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为进一步降低市民消费成本,中行包头分行积极落实国家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贴息流程嵌入贷款全流程,让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在费率优惠方面,主动下调中银E分期及场景分期执行费率,优客分期年化费率从3.45%降至3.0%,汽车分期最低可享“5年分期免2年利息”优惠,预计全年可为消费者减少分期利息1500万元。同时,每年安排100万元预算用于直接消费补贴,通过购物满减、加油优惠、餐饮补贴等活动,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激发城市消费活力上,中行包头分行更是巧思不断。连续多年赞助包头市消夏文化活动,通过冠名“燕京雪鹿啤酒节”,在活动现场设立金融服务站,为市民提供业务咨询、支付服务等支持。2023至2025年,持续与王府井百货、国能蓝天百货、同利家电等企业合作,开展覆盖“食、住、行、娱、购”的消费促进活动;全年不间断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满减,以及蒙小痴、蛋糕先生、荣华蛋糕等连锁餐饮的补贴活动,让鹿城“烟火气”愈发浓厚。
此外,中行包头分行还积极参与包头市政府“包你满意”“包你放心”品牌建设。2023年与包头市交管支队车辆管理所合作,在营业网点开设“交管社会服务站”,为消费者提供车贷、车辆抵押、解押“一站式”服务;与汽车经销商建立“点对点”服务模式,推进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全流程覆盖。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投放汽车分期6500万元、中银E分期6000万元,为包头汽车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
护航安居梦想 为住房民生筑牢金融支撑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中行包头分行始终将支持居民刚需及改善性购房需求作为重点,不断优化住房贷款政策与流程。近三年,累计投放住房贷款39亿元,助力近9000名客户实现“安居梦”。
为降低购房者及售房者的财务支出与交易风险,中行包头分行积极推广“带押过户”“公积金组合贷”等房地产金融服务新模式,让住房交易更高效、更安全。
“多亏了中行的‘带押过户’政策,我卖旧买新不用先还尾款,不仅省了过桥资金,交易风险也低了,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手续!”家住昆都仑区的李女士,在办理房屋交易时切实感受到了中行住房金融服务的便捷。
在服务场景延伸上,中行包头分行主动融入地方房地产市场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包头市房交会,通过直播宣传、现场宣讲等形式,向购房客户传递住房信贷政策;作为唯一合作的金融机构,参与包头市住建局牵头的房交会现场巡讲活动,走进全市各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住房信贷政策宣讲,累计举办宣讲活动50余场,将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员工“家门口”。
“我们始终围绕市民住房金融需求,落实减费让利措施,努力提供全方位、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中行包头分行消费金融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擦亮住房贷款市场品牌,为推动包头市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赋能乡村振兴 为边疆民生书写普惠答卷
“之前因为干旱,草场长势不好,牛肉价格又低,我都快放弃养牛了,是中行的贷款帮我渡过了难关!”达茂旗牧民巴图紧紧攥着贷款合同,眼里满是感激。2024年,达茂旗降雨量较往年下降 80%,大面积牧场寸草不生,牛肉价格低迷,牧民们陷入困境。中行包头分行得知情况后,主动通过农牧局联系受灾群众,逐户了解需求,上门办理养殖贷款,共投放40多笔、合计500多万元贷款,为牧民们解了燃眉之急。
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边境旗县,中行包头分行作为草原上的“金融乌兰牧骑”,将普惠金融服务延伸至边疆牧区的每一个角落。把柜台“驮上马背”、把网点“搬进苏木”、把服务“送到牧点”,有效破解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今年5月,内蒙古首个边境口岸货币鉴定中心——中国银行包头分行达茂支行货币鉴定中心在达茂旗满都拉口岸正式挂牌运行。作为中蒙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满都拉口岸近年来经济合作规模持续扩大,货币流通量显著增长。在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分行的指导和帮助下,中行包头分行创新打造专业化货币鉴定平台,突破以往人民币单一币种鉴定模式,首次将蒙古国蒙图等29种流通货币纳入鉴定范围,填补了边境口岸多币种鉴定服务空白。
不久前,土默特右旗遭遇严重洪水灾害,部分村庄被淹、农田被毁,基础设施受重创,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告急,农牧业生产陷入困境。“洪水无情,中行有爱”,中行包头分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将支援灾区列为首要任务。大家自发捐款,短短五天内,通过线上渠道为土右旗募集捐款18.8万元;同时紧急采购价值3.5万元的防蚊虫帽、雨衣、防水鞋及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专人送达受灾村庄,与当地志愿者一同将物资搬运至临时安置点,逐一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用及时雨般的支援缓解群众燃眉之急。
在解决生活急需后,中行包头分行更着眼于“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土右支行派遣经验丰富的金融专员,深入受灾村庄与农牧业企业,踩着泥泞实地走访,详细记录农户房屋损毁、农田受灾情况,以及企业设备修复、资金缺口等需求。针对受灾农户的到期贷款,该行开辟“救灾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确保贷款及时续贷,避免农户因灾害陷入“资金断链”;对于有新增贷款需求的农户与企业,结合其受灾程度与还款能力,合理调整贷款额度与期限,并给予专项利率优惠,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他们快速重拾生产信心。
除了灾害应急帮扶,中行包头分行更将普惠金融融入乡村振兴日常。在固阳县,中行包头分行聚焦地方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普惠金融事业部与当地黄芪协会密切合作,召开“黄芪惠贷”座谈会,针对黄芪种植产业链客户定制金融服务策略,创新推出“黄芪惠贷”特色贷款产品,实现从种植、购销到加工环节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2025年8月底,已累计为固阳黄芪产业链提供资金支持 8718万元,助力当地黄芪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此外,中行包头分行还持续完善农业信贷直通车和助农金融服务点,打造春耕服务“智慧引擎”,为农户提供便捷的存取款、转账、贷款咨询等服务,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乡村每一片土地。
守护特殊群体 为民生温度传递金融关怀
“姑娘,麻烦帮我看看这个养老金到账没?我眼神不好,看不清屏幕。”在中行包头分行某网点,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刚走进厅堂,就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搀扶,并引导他到“爱心窗口”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一边帮张大爷查询账户,一边耐心讲解养老金到账情况,业务办理完成后,还特意提醒他收好存折和证件。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中行包头分行的每个网点每天都在发生。近年来,中行包头分行始终关注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的金融需求,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流程,全方位提升服务温度。在网点建设上,加装无障碍坡道,方便轮椅进出;厅堂内配备放大镜、老花镜、血压仪,让老年人等候时能随时使用;智能柜台升级为大字版、简易画面,并增加语音播报功能,“请插入银行卡”“请输入密码”的提示音,让老年人操作更安心。
针对行动不便、无法到店的特殊客户,中行包头分行推出上门服务,安排两名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设备,上门办理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等业务,极大地解决了客户的困难。对于确需代办的情况,严格核实代办人及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涉及大额取款、转账等业务时,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客户本人确认意愿,既保障资金安全,又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2024年,中行包头分行还开展“服务质量三规范”专项工作,从仪容仪表、服务语气到业务流程都制定了标准化流程要求,要求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做到“三主动”:主动扶一把、主动问一句、主动送出门。同时,将厅堂分流岗、柜面业务操作岗、自助服务岗等7个关键岗位的工作协同起来,通过班前晨会明确服务重点,确保特殊群体能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
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中行包头分行也从未缺席。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前往大苏吉小学开展捐赠活动。这所位于达茂旗石宝镇的小学,学生不足百人,近7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90%为住校生。中行包头分行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文艺表演,还通过捐赠衣物、科普读物以及书包、笔记本等文具,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送去关爱。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初心不改。中行包头分行始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包头经济社会发展,以永不停息的创新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未来,中行包头分行将继续践行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以更优质、更便捷、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包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