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多元调解优势,构建全域覆盖的一站式解纷体系,为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可借鉴的路径
□记者 王嘉伟
平安,是烟火气里的安稳,是田埂上的踏实,更是百姓心底最深的向往。今年以来,固阳县以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为抓手,充分发挥多元调解优势,构建全域覆盖的一站式解纷体系,努力为北疆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可借鉴的固阳路径。
实体:简单事就近办
“多亏了综治中心的专家们帮忙,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跑了一次,就把困扰我多时的纠纷顺利解决了。”李女士由衷感慨道。
李女士在固阳县金山镇经营着一家托管班,自2022年9月以来,她就多了一件烦心事——追讨3个学期的托管费7000元。在多次与家长沟通无果后,李女士一度感到十分无助,甚至想通过过激的方式讨要费用。偶然间,她在微信公众号上得知综治中心这个平台,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固阳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即启动了“一站式”调解服务。邀请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法律专家参与调解,经过调解员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的多次疏导,不到10天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家长足额支付了拖欠的托管费。
固阳县综治中心自2024年11月10日正式运行以来,进一步整合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四中心”职能,统筹法院、公安、司法等7家必驻单位和教育、住建等17个轮驻部门,组建了29人专业化服务团队,打造集矛盾联调、平安联创、风险联治于一体的“一站式”实体阵地,形成了“综合受理—专业调解—司法确认—信访闭环”的完整工作链。1—7月,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874件,同比增长358.19%;调解成功978件,同比增长145.11%;调解成功率52.19%。
实效:烦心事快速办
“我等了整整十五年啊!对方明明有钱,可这一万块钱的退伙费,他就是拖着不给我啊。”拄着拐的张大爷从山西老家赶来,急匆匆地走进固阳县综治中心调解室诉起了苦。
15年前,张大爷与好友李某合伙做生意,因个人原因选择了退伙回老家安度晚年,李某应付张大爷一万块钱的退伙费。然而,李某却迟迟未将这笔款项支付给他,因此张大爷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受理后,立即安排调解员了解情况。原来,多年前张大爷也向李某借了钱。调解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伙清算与债务抵销的规定,明确责任划分,同时兼顾共事情谊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在调解员的见证下,交换并撕毁了欠条,彼此间的误解也随之解开。
如此高效化解矛盾,源于固阳县综治中心的“四个一”运行机制,即“一揽子”受理诉求、“一本账”记录进度、“一窗口”分流任务、“一口径”反馈结果。今年以来,累计形成1300卷可追溯案卷。通过综合施治,跨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由数周压缩至最快3天就能实现联动处置,治理效率提升近50%。
实战:困难事合力办
今年8月,固阳县金山镇协和义村委的九份子村民李某和四分子村民对一块相邻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再度引起纠纷。此前,村委会多次调解,调解成功后李某却反悔要求重新协商。双方争执不下,一度准备对簿公堂。四分子村民姬文创说:“我们都咨询过律师了,打官司流程太复杂,庄户人还要侍弄土地,真是没时间啊。”
纠纷被及时上报至金山镇综治中心,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镇综治中心立即召开联席会议,仔细查阅了土地承包档案等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和双方诉求。掌握情况后,8月22日,镇综治中心邀请司法局、律师在协和义村委会议室举行了现场调解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围绕争议焦点,调解队伍轮番从法律、政策、情理等多个角度进行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握手言和。金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石永军感叹:“矛盾调解‘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该纠纷是固阳县两级综治中心联合多部门和专业化队伍合力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县综治中心聘请4名专业调解员常驻中心,组建12人调解专家团队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引入物业、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10个行业性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推行金(银)牌调解员接待日制度,对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进行把脉诊断、专业指导。创新建立“信访+12345+综治调解”“法院+综治调解”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同时,建立“周排查、月报告、月研判”机制,复杂问题由县综治中心牵头“会诊”,联动各方力量集中攻坚,召开跨部门联席研判会30余次,推动20余件复杂案件高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