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日报

创新破题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嘉伟

“原以为我们要因讨薪磨破嘴皮子,没想到来到旗综治中心,短短2个小时,工作人员就帮我们要回了63000元的工资。”张某等19名农民工舒展眉头,言语间满是感激。这温情一幕,正是土右旗综治中心以规范化筑基、实体化赋能,深耕基层治理沃土结出的硕果。从旗级中心的智慧调度,到闭环机制提升效能,再到乡镇特色品牌的精准服务,土右旗正以多元创新破题,勾勒出矛盾化解高效、服务群众暖心的治理新图景。

创新架构 打造全要素汇聚“治理综合体”

“以前跨部门处理纠纷,光协调就得耗上几天;如今在综治中心,法官、民警、乡镇干部、调解员围坐一堂,难题当场就能议出对策。”土右旗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春飚的感慨,道出了架构创新带来的蝶变。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部门壁垒”“资源分散”的困局,土右旗综治中心构建了“集中常驻+动态轮驻+因需随驻”模式,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等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组建18人常驻团队,设立法官工作室、检察官联络点、民警执勤岗,让专业力量时刻“在线待命”。引入“张章宝工作室”“斯琴说法”等特色法治调解品牌,形成多部门协同、全要素集成的治理格局。

如今,土右旗综治中心已成为全要素汇聚的“治理综合体”,全旗各乡镇综治中心均已实现“有牌子、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完成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让群众诉求得到“一站式”回应。

闭环管理 推出矛盾化解“五步法”新机制

“僵持30多年的土地纠纷,在旗综治中心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我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看着田地里长势喜人的玉米,美岱召镇波罗营村村民难掩激动。这正是土右旗以“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转办-多元联动-跟办问效”五步法机制破解跨域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时间回溯到2024年4月,美岱召镇波罗营村与苏波盖乡苏波盖村交界处的4.51亩耕地,因30多年前的历史置换遗留问题引发耕种权争议,两村村民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温。今年6月20日,正值玉米灌浆关键期,浇水权冲突爆发。美岱召镇综治中心果断向旗级综治中心“吹哨求援”,旗综治中心闻哨即动,迅速启动联动响应机制,牵头组建由旗农牧局、两乡镇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组成的联合调解组。

7月15日,联合调解组与双方代表和当事人围坐一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权登记是土地权属的法定凭证,集体土地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旗农牧局干部展示的权属档案与历史协议,让双方对法律边界有了清晰认知。村里的老支书,调出几十年前的村集体会议记录,还原当年修建渠闸进行土地置换以及“三年收回”的历史依据。经过充分协商交流,调解组创新提出“三步走”方案:第一步,保生产。立即解决当季玉米灌溉问题,保障农民“口粮田”,稳住民心;第二步,明归属。明确秋收后将土地归还波罗营村集体,维护集体所有权根基;第三步,理遗留。由村集体负责处理原置换地因开渠可能存在的遗留隐患。这套兼顾法理、农时与情感的方案,最终得到双方认可,当场签署和解协议。案件办结后,中心并未“画上句号”,而是进入“跟办问效”阶段,跟踪协议执行进度,确认双方无后续争议。

今年以来,土右旗综治中心以“五步法”机制,实现“一站式”闭环服务,推动“事心双解”,共受理矛盾纠纷725件,办结89件,成功调处223件,组织联动调解会议130余次。

品牌引领 创新基层治理地方特色

“邻里矛盾、家庭纠纷找‘美云’,准能化解。”在土右旗苏波盖乡,张美云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退休后她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请缨继续从事调解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凭借耐心细致的作风与灵活的调解技巧,美云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案件48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美云调解”也成为群众信赖的“金字招牌”。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土右旗各乡镇(九管会)综治中心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与治理需求,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治理品牌——萨拉齐镇“3+X四方共议”、美岱召镇“董振峰工作室”、明沙淖乡“明心沙海调解室”、双龙镇“老兵调解室”等。

这些特色品牌将传统乡规民约、家风家训融入调解,以“接地气”的服务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今年以来,土右旗乡镇综治中心依托特色品牌,实现90%以上矛盾在基层化解,实现村级纠纷就地解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