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日报

分秋菜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03版:花雨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建军

北方的秋天总是那么短暂,你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它就与你匆匆擦肩而过了。儿时的记忆里,作为一个矿区,石拐大磁并没有什么特殊,灰与黑是它一年中大半时间的主体颜色。

身上的单袄已短得不成样子,这还是哥穿剩的,妈不知道从哪搞了些布,生生接长了一块,你还别说,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原装货。风顺着肚皮往里灌,让人觉得好冷。

“马儿呀,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啊……”矿上俱乐部的大喇叭里,马玉涛还在唱,不用听我也知道,下一首歌一定是《泉水叮咚》。只要来了影片,俱乐部的喇叭里就会放这几首歌,隔几分钟,就会有一个操本地口音的男人开始广播: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今天晚上八点钟,今天晚上八点钟,我俱乐部上映最新故事片,最新故事片……

西山和东山是天然的回音壁,喇叭上的声音会很快被返回,并在这个不大的沟里形成回响。不管是东梁还是西梁,就是在羊场沟、冯家湾,你也会听得清清楚楚。

不过一年中也会有一两次例外,即使不放电影,喇叭里的歌曲也会响起,那就是秋天分菜的时候。

在那个年代,虽然大磁小得只有巴掌大,也同样沉浸在统购统销的氛围中。趁着太阳光还充足,各家早早地就把腌菜的大缸洗涮干净,让太阳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余下的工作,就是用足够的耐心等矿上通知多会儿分菜。

喇叭一大早就响了起来,不用问,今天晚上,拉菜的车一准能回来。爹把绳子、麻袋拿出来,细心检查了一下绳子的结口,并用力拽了拽。

各家早早吃了晚饭,三三两两往俱乐部门前涌来。有些女人生怕男人们粗心大意,尽把一些帮子菜背回家,抱着还吃奶的娃也跟了来。

几盏大灯把俱乐部门前照得通明。大家伙把麻袋裹在一起,用绳子一绕,顺势往屁股底下一垫,再划拉过一个小石子,就在地下做起计划来。其实,这些数字早在家里就盘算过,现在,只不过用它来打发时间。“萝卜,50斤;长白菜,200斤;葱,30斤;圆白菜,150斤;土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可是一冬天全家的主要副食品,不算精细点,没等开春,就得喝西北风。当然,也不能太多,要不人家都吃上新菜了,自家还在烩酸菜。再说一进五月,酸菜就开始发软发臭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回来了,回来了,拉菜的车回来了!”人群躁动起来,刚才还在抽烟的男人们,赶紧在鞋底上把烟火拧灭。

几束灯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司机们故意卖弄起来,把发动机的声音搞得好大,颇像刚刚渡过敌人封锁线的英雄。几辆车鱼贯而入,一字排开。车上几个跟着去装菜的人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家人,把自己在菜地里提前挑好的菜悄悄运出去。人们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人家辛苦了好几天,得些好处也是应该的,谁还没有点儿私心呢?

几个带轮儿的大秤很快被推了过来,大伙儿自动排成一排,听着管事的人喊自己的名字。

称的称,记的记,抬的抬,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彼此搭把手,跟着把过了称的菜抬下来。还没到半夜,已经分得差不多了,坡坡上、沟沟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光亮,那是各家“运菜大队”照明的手电……

几天后,酸菜已经腌过来了,蔓菁、芋头也差不多有味道了。女人们会破例买上一块豆腐,踮着脚跑回家,做今年的第一顿烩酸菜。虽然舍不得放油,但酸菜的清香还是飘荡在空气中。

有的人会一边吃着烩得稀烂的酸菜,就着黑面的馒头,不住口地夸:今天的菜还行哩,好吃的,哪如再买一些放着来!也有人一边吃一边破口大骂:XXX这个灰个泡,尽给挑了些菜帮子,吃得他爷腮帮子还疼哩!

于是,这种被盐和水的混合物浸泡过的东西成为家家户户整个冬天的唯一,就是那些盐汤儿也不浪费,会被浇上些扎蒙油做成吃莜面的汤料。

等一缸缸腌菜在抱怨与无奈中逐渐见了底,仿佛就在一夜间,辣麻麻就成片地冒出了尖……

春天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