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日报

扎根北疆践初心 稀土报国显担当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张茹

近日,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冶金与新材料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围名单。该团队长期扎根祖国北疆,专注稀土冶金与新材料领域科研与教学,构建了全国最完整的稀土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磁性材料实验室内,团队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赵莉萍教授正带领成员开展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主相钕铁硼磁体重稀土极致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攻关。该项目致力于优化稀土元素分布,实现重稀土资源的高效高质利用,目前已进入技术验证阶段,即将实现成果转化。赵莉萍表示:“我们还要继续提升关键指标,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工艺优化,把材料性能推向更高水平。”

团队目前共有49名教师,多年来面向冶金与稀土产业链转型升级需求,以“项目式”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培育符合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稀土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创新人才。稀土产业学院院长彭军说:“从材料选取到数据采集,每一项成果都需经过反复实验、长期积累。科研人员必须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辛苦。”

许多优秀青年人才受“稀土+冶金”这一“产业王牌”吸引,选择留在北疆。博士呼陟宇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他放弃发达地区优厚待遇,来到内科大任教并积极参与国防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另一位博士任磊,八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入选“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他说:“这里既有稀土也有钢,是我最好的选择。我希望聚焦研究方向,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多年来,该团队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42项,实现成果转化32项,创造产值20亿元;建成国家一流课程2门,培养的毕业生中80%扎根北疆,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与战略资源基地”贡献重要力量。

研究生党致远感慨地说:“老师不仅教知识,更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扎根边疆、报效国家。他们是真正的引路人。”展望未来,赵莉萍表示,团队将继续深耕教学与科研,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