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轩
八月末的包头,新华书店内书香氤氲,人头攒动。《包融阅时光》读书会这场文化的盛宴,既连接起线上线下的文学爱好者,也串联起一座工业城市与阅读的深厚情缘。这不禁令人思考:在机器轰鸣与时代变迁之中,读书何以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石?读书与城市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相濡以沫的共生关系?
阅读,塑造着城市的文化品格与市民的精神气质。一座热爱阅读的城市,必然有着更加丰盈的文化底蕴和更加开放的精神视野。人们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的思想对话,培育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找到那些他人对普遍问题的看法和答案并内化于心,这种集体性的成长将最终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包融阅时光》现场那些专注聆听的面孔,那些思想碰撞的火花,正是城市文化生命力的最佳注脚。
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物与产业的集合体,更是文化的容器和发生器。每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都会在钢铁森林中开辟出一方精神绿洲。包头作为“草原钢城”,既有工业城市的硬核特质,亦以阅读滋养城市软实力,发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而书店和读书会如同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文化灯塔,照亮了市民的精神世界,让忙碌的都市生活有了诗意栖居之处。这些阅读空间的存在,证明了即使是在以工业见长的城市,人文精神同样可以茁壮生长。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线下读书会的价值愈发凸显。它创造了屏幕无法替代的在场体验——一种思想直面碰撞的触感,一种因情感共鸣产生的温度,这种群体阅读形成了磁场效应,让更多人爱阅读、会阅读。《包融阅时光》读书会的成功举办,证明了即使在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的时代,人们依然渴望深度阅读和思想交流。这种线下阅读社区的建设,为城市抵御文化的碎片化提供了一道重要屏障。
读书会的热闹,预示着一座城市文化的繁荣。以阅读之光增亮城市的心灵,让墨香滋养城市的灵魂——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当阅读成为一种城市风尚,这座城市便拥有了其独特的文化标识和精神高度,让其中安居的人们更幸福,让城市的发展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