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祥
阴山塞北,春天并不仅仅是生机勃发,更有肆虐的沙尘;夏天也不仅仅是绿绸草茂,更有难耐的火燥;冬天北风凛冽,冰冻三尺;唯有塞北高原的秋天,是我一生的钟爱。
儿时,当秋风来了,吹走炎热的夏意,送来了习习凉风。风儿从通往学校的小路吹过,轻拂在我们瘦弱的小身子骨上,就像母亲在温馨嘱咐:入秋了,天要转凉了,加点儿衣服吧。此时,正值农忙,大人们在田里收割、拉运、打场、收储,一波一波的忙碌中,恰似春种、夏长的浓稠,让乡亲们悉数装进一个又一个粮窖里。他们的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直起了一年来弯惯了的腰肢,抽一袋羊棒烟,席地而坐,小憩片刻,观赏着秋的杰作。户户小院里一串串玉米、一堆堆土豆、一筐筐萝卜、一挂挂豆角……那种情景、意象,潜藏着秋阳的灿烂,田园的魅力,一幅地道的农家丰收、喜悦的水墨画。
家乡的秋天,风不那么劲冽、雨不那么疾骤、阳光不那么强烈、空气不那么燥热,都淡淡的、柔柔的、清清的、凉凉的,清凉中不失温和,给你把温湿度调试得宜人、可心。缕缕飘香,阵阵金黄,累累硕果,为阴山塞北这方水土绽放出秋的气韵,输送来一年一熟的成熟、惬意、稳健。原生本能的四季分明,诱人钟爱,惹人留恋,它不同于江南的作物一年要几熟,四季也模糊而不甚分明,夏长秋临,湿热淫雨,一直熬到晚秋才有几分凉爽。
塞北的春,风沙过境后,满载着孤梦,走出干燥火热激情勃发的夏,走进挡不住金色诱惑的领地,享受碧云天、黄叶地、籽实盈的意境,沉稳、冷静的秋,也不乏几多南方的柔美,她辞别了夏的喧闹,带来了一丝清凉、一缕和悦、一种成就。而秋的丰硕,秋的肥美,都装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的欣喜与灿烂中;秋的胸襟,秋的情感,秋的成熟,秋的温文尔雅,秋的不卑不亢,足以让我心动情牵;秋声万籁,宁神静听,叶落的回归,孕育在春天的故事里,生长在夏天的火热里,释放在秋天的金色里。它圆满了塞北四季周期鲜明而自然的使命,历经了悲壮与陶醉的生命苦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塞北的汉子,人到中年,仕途浮沉、事业兴衰、人情冷暖、尘缘名利,恍若过眼烟云,唯对顺延的目标执着前行,克难克险,一路杀来,余威惯性,所向披靡。不再有奶油气,不再有童话夸张、自负自大,不再放荡不羁。汲取了岁月的精华,积蓄了岁月的沉淀,成就了人生的辉煌,犹如茅台酒的芬芳、五粮液的醇甘,闻一闻醉意就在烈中有缠绵。如秋的中年,锻淬成了透明的钻石,圆通成了成熟的睿智,定格成了香馨的经年。
如秋的塞北中年汉子,品位高远深邃,性情沉稳潇洒,偶有惆怅,也掩藏不住运筹帷幄、善于驾驭、精于把控,敏锐洞悉世事风云的将帅风度。玩味其事业牛气冲天、引人入胜的气魄,不怒而威的气势,虚怀若谷的气度,让人觉得阴山塞北的秋,恰如我们塞北如日中天的男子汉的标志性形象,将那勤劳的犁铧深深地插入泥土,忽然觉得天是那么的高而蓝,地是那么的阔而远,风是那么的赏心悦目,这是塞北农民年年岁岁最亢奋的一季,他们收获着沉甸甸的秋天,完成一个轮回的同时,期盼明天,又将开拓新的又一个轮回。
岁月洗礼过后,塞北的秋空,高远而通透;秋阳,惬意而爽朗;秋景,多彩而厚重;秋实,简约而成熟。真让人百读不厌、百赏不腻、百享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