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邓雅鑫 岳宇乐
8月24日,包头市图书馆一改往日的静谧,化身成为一座开放、多元、充满欢笑的“城市文化客厅”。“北疆有情 包头有请”——图书馆奇妙夜在此启幕,图书市集、名医坐诊、非遗体验、荧光夜跑、亲子共读等多个主题板块交织展开,吸引超过2万名读者走进这场跨越黄昏与星夜的书香之旅。秋夜微凉,但热情未减,知识的温度与文化的活力在一次次相遇中悄然流淌,为鹿城百姓的精神生活绘出一抹鲜亮而温暖的色彩。
文创市集:阅“见”古今 尽享“文”趣
图书展销区书香满溢,各类书籍被整齐码放,既有展现包头历史变迁的纪实著作,也有描绘草原风情的文学创作。新华书店摊位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挑选课外读物,轻声交流不断;旧书摊前,老读者仔细翻阅,寻觅着心仪的“老书”,偶尔还会交流各自的阅读故事。
“本次活动精选上百种图书,我们希望通过图书流动服务,让文化资源触达更多人,助力包头文化高地建设,让全民阅读在鹿城蔚然成风。”新华书店包头书城经理张岚表示。
从书香中走出,一旁的文创产品展区同样引人驻足。这里满是地域特色,包头本地主题冰箱贴、印有草原风光与民俗元素的内蒙古明信片等文创产品齐聚,不少人当场选购,将“包头记忆”与“草原风情”带回家。
而非遗体验区,更是凭借互动感成为市集里的“人气担当”。漆扇制作展位,在听完工作人员讲解后,市民们便在扇面上勾勒,调色晕染;活字印刷体验区,读者们从字盘里仔细挑选字块,按照诗句顺序排版,再蘸取油墨、细致拓印。“太好玩了,我要再做一个。”9岁的王婧曦举着漆扇笑着说。
不远处,北疆文化闯关答题同样受欢迎。答题设备前围满了人,有人手指轻点屏幕犹豫选择,有人胸有成竹快速作答;闯关通过时,工作人员立刻递上团扇奖品,现场不时响起讨论声。
据包头市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部主任翟海洲介绍,闯关题目涵盖北疆历史文化、生态地理等内容,今年还新增包棉1958主题街区、天下黄河第一村等题目,并开发定制了答题程序。答对获得团扇的包三十五中学生何懿轩兴奋地说:“答题能学习北疆文化知识,赢了团扇还能去做漆扇,这份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特别有意义!”
主舞台区:声动秋夜 活力四射
活动精彩,好戏也连台。傍晚六点,主舞台区灯光璀璨,文艺汇演准时开启,瞬间吸引大批市民围坐观看。恢宏的管乐《钢铁洪流》与《乌兰巴托的夜》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萨克斯合奏《清晨,我们踏上小路》悠扬动听;小合唱《你是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婉转悦耳,以沁人心脾的芬芳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十一首风格各异的歌曲,让这个夜晚变得格外精彩。
文艺演出落幕,荧光派对登场。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免费发放的荧光手环,蓝色、绿色、粉色的手环在夜色中发出柔和的光亮,孩子们接过手环立刻戴在手腕上,兴奋地对着同伴展示。
“一圈到底”游戏区,5个孩子手拉手站成一排,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呼啦圈,过程中有人因动作不协调导致呼啦圈卡顿或掉落,引得周围人笑声不断;“沙包投投乐”前,孩子们先双手捏住鼻子,像大象甩鼻般原地转10圈,随后瞄准前方的桶投沙包,有的沙包偏离方向,有的精准入桶,成功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家长在旁拍手叫好。此外,“筷乐夹球”“抢椅子大赛”等趣味游戏也让孩子们玩得尽兴,现场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今天活动体验特别好,一到就搭了帐篷当休息点,之后陪孩子玩了不少小游戏。活动设计得用心,能让孩子动起来、交新朋友,还锻炼手眼协调和专注力,孩子玩得特别投入。”市民王女士笑着说,“之前羡慕其他城市有这类活动,今年咱包头也有,就赶紧来体验了,真是没白来。”
亲子专区:呵护成长 寓教于乐
在包头市图书馆广场,一排排帐篷依次搭起,家长和孩子们带着小吃、绘本和闲置玩具欢聚一堂,氛围温馨而热闹。
其中,“围炉冰茶”活动以“亲子协作+群体互动”为核心,为30多个家庭带来沉浸式体验。家长与孩子一起化身“创意调饮师”,亲手调制出“晚霞冰饮”“秋日微风”等富有创意的特调饮品。同步开展的“玩具义卖交换”活动,鼓励孩子们交流或义卖闲置玩具,既传递了公益理念,也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正如参与者王女士所说:“这类活动让孩子们在交流中收获成长。我们常带孩子来图书馆,但像这样集二手书拍卖、非遗体验、绘画与义卖于一身的‘图书馆之夜’确实难得。孩子通过实践真正体验了‘做小生意’的感觉,非常有意义。”家长和孩子一起搭帐篷、做义卖、交换玩具、分享零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自我锻炼。
中间的一个个小帐篷旁,正进行着一场手绘创作。馆员老师指导后,大小朋友们围坐一圈,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手执画笔在帐篷上自由挥洒想象。完成创作后,他们兴奋地展示各具特色的帐篷画作,眼中满是喜悦。市民刘先生笑着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陪孩子一起创作。今天在图书馆这样的氛围里,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也增进了亲子感情。”孩子们在活动中艺术中释放想象力,图书馆也借此成为承载温情、滋养成长的乐园。
健康驿站:名医坐诊 守护安康
“名医夜市”是今年图书馆奇妙夜新增亮点之一。作为包头市图书馆和市卫健委、团市委共同打造的“鹿城名医讲堂”栏目的延伸服务,“名医夜市”正走进市民的晚间生活,突破传统健康服务形式,将专业医疗咨询融入热闹的氛围,让市民在休闲漫步中,就能与青年医疗专家面对面交流,轻松获取健康知识和个性化诊疗建议。
据包头市青年医疗专家服务团副秘书长赵文海介绍,本次“健康驿站”集结“医在包头”品牌学科的30余位三甲医院科室负责人和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针对常见疾病为市民提供问诊服务并定制健康方案。急救救护车变身“移动检查站”,医护人员现场为市民进行超声检查,及时解读报告,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科学干预建议,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贴近百姓身边。
“原本是带孩子来参加活动,没想到各医院知名专家也都在场,我就咨询了中医。这样孩子有得玩,家长也能关注健康,设计特别人性化。第一次体验到在‘夜市’中咨询健康,非常方便。”市民李先生说。“名医夜市”以创新方式搭建起医患沟通新桥梁,让健康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成为包头夜晚一道温暖而独特的风景。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邀专业医生开展海姆立克急救科普,针对不同人群的异物窒息场景,演示专属急救手法,帮助读者们快速掌握实用急救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还准备了一系列涵盖各类应急知识与实用技能的题目,增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对各类应急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从“一日精彩”看“一夏芬芳”
“‘图书馆奇妙夜’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4场,是图书馆近些年打造的创新品牌活动。每年的‘奇妙夜’活动都会吸引大批的读者和家庭前来参与,反响热烈。接下来,包头市图书馆还会持续举办‘图书馆奇妙夜’活动,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市民参与。”包头市图书馆社会活动部主任方祉淇说。
“图书馆奇妙夜”不仅是一日之间的文化狂欢,更是包头市图书馆整个暑期服务创新理念的一次集中绽放。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暑期该馆到馆人次达14.5万,图书借还量9.7万册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45场——这些数字背后,是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空间所持续释放的能量与温度。
方祉淇表示,未来,包头市图书馆将继续拓展服务边界,引入绘本剧展演、AI互动体验、沉浸式阅读等新形式,推进“人工智能+阅读”应用场景落地,利用AI技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书目推荐和智慧阅读服务。同时持续深化与医疗、应急等部门的跨界合作,让“名医夜市”等特色项目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瞧,图书馆不再只是藏书楼,更是一座开放、温暖、智慧的文化发生场。它正以更年轻的语态、更包容的姿态,邀请每一个人走进来,在书香中相遇,在活动中成长,在城市的夜晚点亮那盏属于所有人的阅读之灯。
制图/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