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日期:08-22
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毕晨所作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常委会全体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同时,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也指出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主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涉民营企业案件审判质效有待优化,执行难题亟待突破,企业救济和退出机制落实还不到位,法治服务保障效能仍需提升等。
会议就进一步推动全市法院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大局意识,把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要坚定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推动全市两级法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贯穿到发挥审判职能、审理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全过程、全领域、各环节。聚焦自治区、包头市“助企行动”的部署要求,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围绕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对案件新情况及行业共性问题的分析总结,建立信息共享与司法预警机制,强化司法供给,把审判工作转化为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优化诉讼服务,提升涉民营企业案件审判质效。全市法院要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困难,依法进行诉讼引导和释明,防止将其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转化为诉讼不利地位。一是市中院要加强对基层法院的业务指导,持续畅通涉民营企业案件绿色通道,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进一步缩短案件审理周期,提高办案效率。二是要繁简分流,提升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办理质效,加强法律释明和释法说理。巩固深化我市“代表、委员+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完善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全面规范调解行为,促进涉民营企业纠纷实质性化解。三是要支持和保护创新,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治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水平,加强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共同营造全市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三、强化执行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生效裁判执行难问题。全市法院要把解决民营企业生效裁判执行难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持续开展涉企专项执行行动,加大交叉执行工作力度,强化拒执罪移送与惩戒曝光,以刚性手段倒逼执行实效,保障全市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实现,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一是要建立健全涉民营企业生效裁判执行绿色通道,加强与公安、银行、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形成执行合力。强化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控力度,提高执行效率。二是要严格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乱查封整治工作要求,规范保全程序,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标的、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善用“活封活扣”措施。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流程,缩短修复时间,降低企业修复成本。三是要积极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执行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推进全市智慧法院建设和运用。
四、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保障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机制顺畅运行。破产审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全市法院要完善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加强与全市各级政府及税务、市场、社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执破融合”,推动“僵尸”企业出清,提高破产商事审判质效。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企业重整识别机制,注重破产企业救治与退出并重。对于具有挽救价值和可能的民营企业,依法运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重生。对于确实无法挽救的企业,要依法推进破产清算程序,实现市场出清,释放市场资源。
五、优化法治服务,依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机制,完善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诉讼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工作,定期深入民营企业,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建议工作,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强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研讨会、庭审直播、典型案例发布等活动,畅通沟通渠道,常态化“问需于企”“精准普法”,以司法服务赋能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