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超
这两年达茂旗被各路媒体竞相关注报道,新闻点很多,而且都是大事。这个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上海市大小,位于祖国正北方的旗县频频有创新之举。据最新消息:达茂旗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域绿色”试点旗县。
要想成为“全域绿色”试点,需要具备生态厚底、产业基础、政策创新这三重条件,达茂旗硬件绝对够硬。
生态家底雄厚,全旗1.6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覆盖面超过90%;绿色产业体系成熟,105万亩认证的有机草场。截至目前,全旗通过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牛羊肉的产量为3181.66吨,配套生产基地达108.38万亩,“达茂草原羊”2024年品牌估值达41.97亿元。
尤其是去年底,全国首张“草票”在达茂旗发行,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草地入股、托管分红等模式,促进牧民增收渠道多元化,推动草原生态修复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达茂旗在草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另一项创新机制是刚刚推出的“草光互补”,目前正在施工中。“草光互补”侧重“技术+生态”融合,通过光伏发电与草原修复结合,减少碳排放;“草票”侧重“金融+制度”创新,以市场化手段激活草原资源价值,这两项创新不管是在全国还是在全区都具有先行先试的探索意义,是构成达茂旗“全域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柱,为全国草原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经济模式。
达茂旗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农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层面,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这里的创新之路有了丰富内涵外延和无限想象空间。
这两年,“村超”的风吹到达茂旗,赛马“村超”火了,还有越来越旺之势。
达茂旗有悠久的养马历史,这里的人善养马、会养马,养的也都是好马,结合草原特色,打造内蒙古版的“村超”品牌,当地创新推出了赛马“村超”联赛,2024年“村超联赛”(共12场),包括速度马、走马、无限定走马等项目。2025年计划举办12场赛事,骑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仅8岁。8月17日,今年的达茂旗赛马“村超”总决赛就在百灵那达慕会场举行,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
不难看出,与火爆出圈的贵州“足球村超”相比,达茂旗的“赛马村超”正成为新晋顶流,它更侧重于传统游牧文化的现代表达,是通过“体育+”的模式来激活乡村经济,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典范案例。
此外,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区位优势,达茂旗正全力打造零碳产业园,重点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产业。今年7月,零碳产业园一期已经开工,这里将为包头、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零碳产业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
达茂旗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并非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产业、文化的有机统一。这个仅有11万多人的旗县用无限创新,吸引了众多目光,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趁着这个暑假还没结束,到达茂草原策马扬鞭,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