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达沟村“文化赋能”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日期:08-18
□记者 曹瑾
本报讯 近日,中央农办出版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2025》中,自治区共有2个案例入选,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东达沟村“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案例成功入选文化振兴板块,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中文化赋能的生动范本,这不仅是对东达沟村乡村振兴成果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以文化人、以文兴村”这一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示范引领作用。
东达沟村位于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北侧,大青山以南,辖城塔汗和东达沟两个自然村。作为青山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东达沟村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东达沟村多措并举。一是激活产业“内生力”,弘扬“文化铸魂、艺术赋能”理念,连续举办多届端午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累计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打造23个特色项目,形成文旅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入驻,同时发展采摘园、推出文创产品,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带动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二是贯通基层“红引擎”,打造红色课堂,建设“山里红”党员实训中心等红色载体,打造红色研学项目,年均收入15万元,获得多项市级荣誉。三是培育乡村“文明花”,引进29位艺术家入驻,打造非遗商业一条街,建设婚俗文化馆,乡风文明焕然一新。四是谱写生态“绿篇章”,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智慧景区小程序,推进大青山南坡绿化,形成文旅与生态优化的良性互动。五是擘画农民“幸福景”,解决1000余人就近就业难题,2024年人均收入超过3.2万元,同时开启村民自治法治德治善治新局面。
下一步,东达沟村将继续深化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同时,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乡村治理,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努力将东达沟村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