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安排部署,2024年9月至12月,十三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共派出6个巡察组,对市委政法委等18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常规巡察。2025年1月,巡察组向各被巡察党组织反馈了巡察情况。巡察反馈后,各被巡察党组织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切实做到真改实改、深入整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巡察整改的实际成效体现忠诚担当。现将18家单位党组织巡察整改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市委政法委
针对“社会综合治理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市委政法委、市综治中心统筹指导全市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制定印发了《全市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地指导和达标验收工作方案》,分层级、全覆盖指导推动全市三级综治中心挂牌子、搭平台、驻部门、建机制,让矛盾纠纷“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96个综治中心均验收达标,10个旗县区和86个苏木乡镇全部规范设置“一窗三室”。统筹政法、信访和人社、住建等部门757名人员常驻,协调卫健、医保、妇联等11个部门和劳动监察、物业管理、婚姻家庭纠纷3个行业组织轮驻。全市三级综治中心共受理基层上报、群众来访、部门移交多渠道矛盾纠纷17793件,化解10154件,有效发挥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主要职能。
市公安局党委
针对“在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方面,监测溯源、侦查打击能力不足”的问题,市公安局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打击新型毒品违法犯罪。2025年3月12日,利用监测技术,禁毒部门将涉毒人员海某某抓获,现场缴获毒品50余克。建立多种数据模型支撑破案,通过毒品数据模型成功抓获24名涉毒违法犯罪人员,通过涉毒人员数据模型,成功抓获10名涉毒违法犯罪人员。通过技术支撑、数据建模、警种协作,2025年以来,共破获新型毒品案件18起,同比上升350%;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26人,同比上升167%。同时利用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平台,对全市522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购销、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情况进行审批监管。2025年2月至今,全市共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证2026个,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证1047个,未发现违规经营问题。
市政府外事办党组
针对“开展领事保护工作有欠缺”的问题,市政府外事办党组主动认领责任,将领事保护宣传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深入推进领事保护宣传扎实开展。组织开展“外事为企、以心践行——包头市外事惠企行”活动,围绕海外利益保护、涉外法律注意事项、APEC商旅卡应用向全市100余家涉外企业开展宣讲培训。联合市公安局、达茂旗外事办共同举办“领保进万家、平安伴你行”领事保护宣传“进社区”活动,把海外旅游、留学、防范境外电信诈骗等领事保护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在“包头外事”公众号上推送我驻外领事馆“一周领事提醒”、安全提醒等境外安全防范信息,强化我出境人员防范意识,提高其对国际惯例和通用规则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
市体育局党组
针对“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市体育局党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梳理汇总了全市9个旗县区及稀土高新区嘎查村的体育健身需求清单。积极筹措资金,对未配备健身器材的87个嘎查村明确了采购和安装事宜,为东河区3个嘎查村配置健身路径18件;为土右旗55个嘎查村配置健身路径330件;为达茂旗25个嘎查村配置健身路径150件;为固阳县4个嘎查村配置健身路径24件,总计522件。此次器材配置有效填补了相关嘎查村公共体育设施的缺口,进一步均衡了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分布,让更多农村牧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身服务,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的体育锻炼便利性和获得感。
市国动办(市人防办)党组
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短板”的问题,市国动办党组坚持安全生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理念,高标准推进整改工作。建立安全小组重点抽查、行政执法全覆盖检查、旗县区国动办定期巡查、企业常态化自查四级联动机制,确保“横向到边全覆盖”“纵向到底无盲区”,截至7月底,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18次,发现10个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将早期人防工程安全管理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既有人防工程安全管理与行政执法检查相结合、在建人防工程安全管理与质量技术服务相结合,对全市已建成使用的工程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筹措300余万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早期人防工程开展了维修加固和报废回填。
市信访局党组
针对“落实信访代办工作还有不足”的问题,市信访局党组持续完善“委托代办、主动代办、提级代办、指定代办”四维服务模式,落实“群众点单—干部代办—限时办结—跟踪回访”闭环机制。着力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力量参与的“1+N”信访代办队伍体系,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包案化解疑难问题、党员先锋带头联系重点群体、基层骨干带头走访排查隐患,实现群众诉求“自下而上”、重点事项“自上而下”五级双向贯通。2025年1-7月份,全市共有信访代办员3375名,其中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等3096名,志愿服务者和其他社会力量279名,共代办信访事项920件,已化解728件,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2.51%。
市中心区建管委党组
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慢、滞、缓”的问题,中心区建管委党组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以及市本级政策支持,推动与九原区融合发展。通过打包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争取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3000万元,加快推动市政道路、管网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市政道路建设51.07公里,各类管网建设136.58公里,人行道硬化42.6万平方米,路灯2515基,路灯及景观供电箱变22组,交通信号灯53处,排水泵站1处。敷设再生水管线35.9公里,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布局,为建设节水城市作出了贡献。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高地”部署要求,同步推动中心区医疗、教育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1所医院、4所小学、2所中学,为中心区群众就医、教育提供了便利。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
针对“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纠纷质效不高”的问题,市中院党组加强案件全流程监管,阅核案件4553件,开展裁判文书评查5905篇。开展“讲政治、守纪律、清积案、提质效”专项执行行动,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强化执前督促、交叉执行、失信惩戒等工作举措,不断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量、效率和效果。将原有142家法官工作站优化升级为63家,全部融入各级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员业务学习和综合考评工作,今年以来调解员共参与调解案件1112件。推动科技法庭提档升级,组织12368热线工作人员专项培训,完善诉讼费缴退费制度,着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民的诉讼服务。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
针对“‘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不深入,向偏远、困难地区以及薄弱、特殊学校倾斜力度不够”的问题,市检察院党组积极向主管部门争取到专门学校、特殊学校、偏远地区担任法治副校长,目前旗(县)、村级学校法治副校长占比上升至36%。积极与包头市专门学校沟通对接法治需求,定制专门的法治教学计划,与在矫学生逐个开展谈心谈话及心理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专门学校设立“佑幼鹿鸣”工作站,制定“专门”法治教学计划及《跟踪帮教记录表》,以“法治授课+个别谈话”点面结合提升矫治教育效果。通过“未检故事会”的形式,在检察开放日将评选出的13件优秀法治课程进行汇报展示。1-7月两级院法治副校长共开展各类法治授课、宣传活动111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2%。
市总工会党组
针对“服务劳模职工健康休养效果不佳”的问题,市总工会党组以“有解思维”破解疗养院和工会疗休养事业发展难题,对标全国一流工会疗休养院,对包头市职工健康休养中心(包头疗养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院区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同时一体推进医疗资质恢复,于2024年11月重新取得国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争取移动体检车1辆,已完成2100名新业态劳动者移动体检工作。为1000名劳模提供体检及盐疗、沙疗、养生泡脚、针灸艾灸等健康理疗服务。从2024年底到目前共承办职工疗休养活动23批4191人次,为包头市本地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市委党校
针对“精品课数量不多”的问题,市委党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以此次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以整改促改革促发展,实施名课打造工程。出台《包头市委党校精品课评课管理办法(试行)》,制定精品课评选方案,认真开展精品课评选工作,2025年6月12日-13日举办党校精品课评选活动,14节课程获评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实施三级听课制度,构建“一规划一体系三课库四大纲”,2025年2月11日、3月14日分别举办两次全市党校集体备课会,更新特色课程和案例课程136讲。1门课程入选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程,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好课程,2门课程在全区党校系统中唯一获评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
包头高新技术人才服务中心党组
针对“推动人才服务中心创新发展站位不高”的问题,人才服务中心党组主动认领,迅速行动,制定《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多措并举开展招才引智。2025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专场招聘、入企探岗、访企拓岗、校园专场等多种招聘活动60场,达成就业意向19700余人;开展全平台、矩阵式直播带岗活动123场,全网浏览量159.27万人次;累计接收简历11293份,全面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为流动人才提供各类档案管理服务5万余人次;抓紧抓实高层次人才服务精准保障,受理人才咨询2174人次,提供高层次人才专属服务665人次,以高效的服务、精准的举措推动人才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市国资运营集团党委
(现已合并至包头正信集团党委)
针对“投融资效果未发挥”的问题,正信集团党委积极与蒙商银行就保证金质押担保、授信额度、最高额保证等领域展开沟通,签订了相关合同,同时与兴业银行就经营周转借款、协定存款业务签订了合同。2025年2月,推动包头聚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具备了开展私募基金募投管退业务资格;4月21日,由包头聚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首支科创基金——“包头市聚信创新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SAWC62)”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完成备案。3月20日,包头市百佳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蒙泰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保理合同,为基金投资、项目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市热力集团党委
针对“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市热力集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推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服务前置、未诉先办。制作张贴“温暖管家服务牌”13911块,公开服务电话及监督电话,进一步畅通用户反映问题的渠道,第一时间回应用户需求,积极解决用户的问题。客服中心定期发布服务日、周分析报告,集中反馈用户反映突出的供热问题,生产部门结合天气情况和用户意见及时优化生产运行调节、提升供热服务质量。严格服务考核,完善并执行客户服务标准、话术规范,24/25采暖期用户投诉率较上个采暖期下降20%以上。开展“冬病夏治”,扎实做好供热设备设施维护检修改造,为确保冬季安全供热奠定了扎实基础。
包钢房产物业集团党委
针对“资产闲置”的问题,包钢房产集团党委以“有解思维”“有效措施”推动整改落地见效。通过对闲置资产建立“一产一策”,将面积为806.29㎡的少先26#街坊原锅炉房资产改建为羽毛球场馆;将建筑面积693.92㎡的新星水岸锅炉房以资产租赁方式与经营团队共谋发展,打造为集大众洗浴、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在友谊17#、18#街坊的车棚内,通过闲置资产再利用,引入社区商超七篓品牌,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品质,进一步便利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曾经“沉睡”的资源如今变得热闹,曾经的废弃锅炉房也变身各类便民服务场所,既让企业减了负,又让居民真正受了益。
包粮集团党委
针对“市场化运营有差距”的问题,包粮集团党委联合固阳县政府围绕黄芪、菜籽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全产业链集群,外出对接并引进扬子江药业集团、陕西国药集团、优质农产品客商5户,成功探索出一条“资产盘活+产业振兴+农户企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效带动周边黄芪、菜籽种植农户、下游企业增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同时,所属包粮供应链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开展市场化收购玉米业务;军供公司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米面油等产品销售业务,并着力打造“包粮甄选”品牌。截至目前,包粮集团完成市场化营收1447万元,实现营业总收入3124.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56%,减亏195.64万元,减亏幅度达75.58%。
包头中心区运营公司党委
针对“项目在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问题突出”的问题,中心区运营公司党委全面起底梳理中心区已建成道路、绿化、路灯、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76项,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涵盖安全出行、生态美化等多个领域,累计保障道路通行里程51公里,提升绿化景观面积10.4万平方米,维护路灯200余基,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动态清零,切实把中心区民生工程打造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公司创新“产教融合”招商模式,完成职教园区闲置资产出租1.37万平方米,成功引进京东校园馆和别有洞天综合商业体,弥补了园区师生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了职教园区人气集聚。
包头人力集团党委
针对“‘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建设有短板”的问题,人力集团党委主动认领责任,采取“三步走”整改措施,推动“一企一策”建立竞争上岗、末等调整等机制,覆盖面已达到100%。今年以来,各子公司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管理人员5人,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精准考核方面,推行了分层分类指标设计和契约化管理,强化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的刚性挂钩,通过绩效考核,绩效优秀者享有5%-10%的薪酬增幅激励,绩效末等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或不胜任退出。培训赋能方面,通过政策宣讲凝聚共识,集团及各子公司共开展5场次政策宣讲活动,覆盖员工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员工对改革的认知和支持。
市委巡察办
202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