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包头日报

“法院+政协+残联” 多方联动护佑残疾群众“辛苦钱”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张佳琦

近日,青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以综治中心为纽带,通过“法院+政协+残联”多元解纷机制,成功调解一起涉及残疾人的借款纠纷案件。该院为残疾人徐某某追回被拖欠的12000元借款,并促成双方达成每月500元的分期还款协议,有效维护了残疾群众的合法权益。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在青山区综治中心,残疾人徐某某紧握着新鲜出炉的还款协议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就在前一天,他还在为借给贾某的12000元辛苦钱忧心忡忡。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彼时贾某自称因交保险需要,于是向徐某某借款12000元,并承诺于两个月内归还,并支付500元利息,但借款到期后,贾某却一直推脱,最后干脆玩起了“失踪”,徐某某无奈之下向青山区残联寻求帮助。区残联接到徐某某维权申请后,立即与青山区人民法院取得联系。青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涉残维权绿色通道”,在征得徐某某同意的基础上,将案件委派给政协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并由立案庭法官全程跟进指导。因贾某始终无法联系,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调解员与指导法官及时研判,决定主动联系贾某相关亲属。经多方查找,调解员联系到贾某前妻范某。范某在电话沟通中表示,愿以“债务加入”方式承担还款责任,但因经济能力有限,只能分期偿还。徐某某最初对此方案未能接受。

调解员与法官研判认为范某有还款意愿,案件仍有调解基础。随后,调解员再次联系到双方当事人,告知可随时向驻综治中心的法官工作站寻求法律支持。双方同意再次尝试调解。青山区人民法院随即联合政协、残联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残联工作人员全程陪伴徐某某,耐心倾听诉求,给予心理支持,确保其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政协调解员则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双方相互理解。法官则围绕“债务加入”的法律含义及后果进行释法明理,明确告知范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其诚信履约。最终,在法院、政协、残联三方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当场签署了分期还款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