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北方新报

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回响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6版: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散落在岁时节点上的传统节日,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美好期盼和吉祥祝愿,凝练成绵延千年的节日文化。本书作者三耳秀才深耕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在新作《我们的节日》中,他化身为书中人物,带领赵小燕、钱壮壮、孙湉湉和李大力4位节日少年,穿越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走进7个让平凡日子变得生动的传统节日,寻觅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触及血脉深处的节日之魂,感受跨越千年的时代回响。

  从春节的爆竹声声,到中秋的人月团圆,再到重阳的登高望远,传统节日不仅是时间的节点和生活的坐标,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时至今日,我们需要以微观视角去探寻其源流脉络、习俗活动和文化内涵,更要以理性的眼光来辨析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春节作为一年之首的节日,标志着新的开始和新的气象,然而我们口中常说的“过大年”是从哪个节点开始的呢?在赵小燕和李大力的追问下,三耳秀才给出了4个时间节点:腊八、立春、元旦和春节。这些答案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民俗风情,更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生活哲学。如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等习俗和传统由来已久,可将“阴历元旦”确定为“春节”却是始于1913年。而如今,春节申遗成功,更让这一传递人类共通情感的节日,阔步走向世界。

  端午,不仅仅是纪念屈原,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如民间认为农历五月气温升高导致壁虎、蟾蜍、蛇、蝎子、蜈蚣(合称五毒)活动频繁,需通过特定仪式预防病害,于是便有了制作五毒图案食品等辟邪习俗,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五黄六白”的时令菜,也让亲情得到升华。如今的端午节活动,不仅是在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在延续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智慧。

  时代变迁里的传统节日,无论是传统仪式、习俗活动,还是仪式时间、文化内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微妙的变化,因其有“不变”的主题,才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也因其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才能延续千年而传承不衰。

  七夕,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可浪漫不仅仅是爱情的专利,它同样蕴含在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之中。当我们在七夕节,学着三耳秀才用手机里的观星软件,在无垠的宇宙画卷中,看牵牛织女星静静卧在光辉的银河里,回望万户利用火箭和风筝逐梦蓝天的故事,感受这条悬于天际银河所带给我们的是浩荡辽阔的民族自信,也可触摸当下中国航天事业独有的浪漫笔触,每一笔、每一画,都绘制着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无尽渴望。

  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和谐和美好的节日,当三耳秀才带着“节日少年营”走进社区的中秋盛宴,看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因梦想聚在一起,让传统中秋裹上现代文明之色,那一刻他们会明白,即便节日仪式渐行渐远,感恩、庆贺、祈福的情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更在《少年中国说》的朗诵声中,激荡起“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爱国情怀。

  斗转星移,承续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当我们陪着孩子翻阅《我们的节日》一书,一同走进穿越从历史长河而来,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节日世界,我们应该思考传统节日究竟有着怎样的当代价值?我们又能从中感悟到怎样的力量呢?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