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直播舞台:“小甜瓜”用大舞台点亮乡村烟火气
日期:08-26
“小小的甜瓜,大大的舞台,小甜瓜大舞台,有才你就来!”这句响亮的口号,在内蒙古的乡村大地上回荡了无数个夜晚。喊出这句话的,是农民歌手吕志强——人们更熟悉他的艺名“小甜瓜”。从北漂时的窘迫,到如今带着团队把户外直播大舞台办得如火如荼,这位来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汉子,用歌声和实干,在快手的镜头下书写了一段属于乡土的奋斗故事。 从临时直播到“百姓舞台”
故事始于一次偶然的户外直播。几年前,习惯了在屋内对着手机唱歌的“小甜瓜”,外出时被广场上的粉丝认出来。“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喊着让我唱一首。”他索性架起简易音响开唱,没想到这一唱就停不下来。从最初的手机直播,到后来搭起简易舞台,再到如今配齐专业灯光、音响和导播设备,“小甜瓜大舞台”的成长轨迹,就藏在一次次设备升级的细节里。
最让“小甜瓜”动容的是一场雨中的直播。“当时雨下得特别大,我们在台上撑着伞唱,台下的观众打着伞、顶着衣服站着看,没有一个人走。”雨水混着汗水,歌声裹着掌声,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个舞台早已不只是自己的秀场,更是乡亲们的精神寄托。
如今的大舞台,每周都有新花样:才艺比赛、综艺互动、本地乐队live……甚至还有“助农专场”。
“办大舞台时,来的人特别多,有时候多达三四万人。有些老乡就看到了商机,在舞台旁摆摊卖西瓜、甜瓜等农产品,我们发现后,会临时在直播里帮着吆喝,没想到很快就卖光了。”从那以后,帮助农户卖特产成了大舞台的“固定节目”,没有链接的农产品,就组织现场交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从“北漂歌手”到“乡村带头人”
“小甜瓜”与音乐的缘分,要从童年的二人台说起。14岁那年,成绩平平的他因一副好嗓子拜师学艺,在田间地头的草台班子里唱出了名堂。后来北漂打工,在饭店驻唱时,他依然没丢下乡音。“在北京唱二人台没人懂,就改唱民歌,可心里总惦记着老家的调。”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他偶然登上央视《黄金100秒》,又在《歌从黄河来》的舞台上被评委赐名“小甜瓜”——“你的声音甜,长得甜,带的家乡甜瓜更甜!”这个名字成为他的新起点。回到家乡后,他连续7年办起“甜瓜节”,帮助乡亲们卖掉大棚里的甜瓜,“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上万斤”。
如今,快手账号“小甜瓜农村娃”粉丝已达到679.5万,账号名称里藏着他的初心:“我本来就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农民,不能忘了根。”直播时,“小甜瓜”总穿着朴素的外套,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却总能用最真诚的表达打动屏幕内外的观众。
找到自己的舞台
大舞台的魔力,不仅在于聚拢人气,更在于改变命运。团队里的一名队员,曾经在各种白事上走穴唱歌,因家庭变故离家出走,连孩子都不敢见。“他来舞台上唱歌时,眼里没光。”“小甜瓜”看出他的难处,邀请他加入团队做直播。如今,这位队员通过大舞台不仅重拾生活信心,还与家人建立了联系,生活慢慢好起来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快手直播大舞台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周边有才艺的百姓:会唱民歌的大叔、爱跳广场舞的阿姨、甚至是腼腆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
8月29~31日,2025快手光合大会将在成都召开,本次大会以“生而不同,创作无界”为主题。在这个快手影响力创作者相聚的场所,“小甜瓜”作为优秀的大舞台代表受邀前往。“我希望能在光合大会的舞台上把我和咱们鄂尔多斯的风貌展示给更多人。”“小甜瓜”说。
文/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张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