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北方新报

矿业转型进行时!398座绿色矿山“点绿成金”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参观者徜徉在矿山项目治理区   8月,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风掠过新栽的沙棘苗,智能喷淋系统在矿坡上织出薄薄水雾。8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远处,矿坑深处电铲车精准作业,苜蓿草在修复后的边坡上连成绿浪。

  内蒙古的矿山转型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作为国家能源与战略资源的“压舱石”,这里矿产种类丰富,矿山数量众多,最多时达数千个,计划经济时期粗放的开发也留下了生态旧痕。而如今,398座绿色矿山星罗棋布,数量跃居全国前列。从包钢白云鄂博铁矿覆土育新苗,到宝山矿业封闭车间内粉尘监测仪闪烁,绿色变革已渗透至采矿的毛细血管。

  转型的引擎是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内蒙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明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自治区13个部门联动构建“绿色矿山支持措施”,9个部门协同强化小型矿山参照绿色矿山管理,九大行业地方标准精准落地。政策工具箱层层打开:金融创新推出“绿色矿山治理贷”,资源、节能、环保等税务减免助力企业前行,科技资金直指绿色开采技术痛点。赤峰吉隆矿业以6400万科技创新投入实现井下充填节水40%,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主矿岩石胶运系统年回收资源294万吨——绿色账本与经济账本在此叠加增效。

  然而,绿色之路绝非坦途。虽然绿色矿山的名单逐步增长,但生产矿山整体转型的步伐尚未完全跟上,大中型矿山的建设目标远未达成。资源大区的转型,仍在深水区跋涉。

  “十四五”期间,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980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超额完成任务。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发展逻辑的重构。当新《矿产资源法》将绿色矿山写入法律,当非煤矿山整合退出战役在乌海等地打响,一场从“小散乱”转向“大集约”的产业革命已然启动。

  站在白云鄂博的矿坑旁,目光所及处,冰草与苜蓿混种的草浪与无人铲车构成奇妙图景。“到2028年,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建成绿色矿山。”当铁臂不再只为攫取资源,当矿山学会与草原共生,北疆大地正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辩证法则。

  白云鄂博的矿坑深处,电铲车仍不知疲倦地装载着。而地平线上,新生的沙棘苗正把根系扎进覆土,默默丈量着这片土地从灰黄走向青绿的距离。

  (据草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