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健身操精彩上演
押加力士庆祝胜利
整齐划一
毽球翻飞
拼尽全力
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押加、秋千、民族健身操、毽球等项目比赛在赤峰开赛。 押加赛场上,两位力士背对彼此奋力向前,一条长长的绸布被两人拉得笔直……押加是一种特殊的拔河形式,拥有上百年历史,动作来源于牛拉犁时向前的劳作过程,又称“大象拔河”。本届运动会押加项目设有7个公斤级别比赛,来自12个盟市代表团的60余名运动员参赛。
民族健身操是把广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舞蹈与健身操动作合二为一,将民族舞蹈的柔美与健身操的力度自然、流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动作的健、力、美,并在服装、动作编排、音乐选配等方面体现出民族特色。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规定套路,第二轮为自选套路,取两轮总成绩为最终成绩。
在秋千项目55公斤以上级单人触铃比赛中,来自兴安盟代表团的18岁运动员梅琦表现出色,以触铃40次的成绩获得一等奖。“今天算是超常发挥,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能获得一等奖很高兴,也很开心能与来自各盟市的运动员同台竞技、互相学习。”赛后,梅琦激动地说。接下来,她将和队友一起参加秋千项目双人比赛。
毽球赛场上,空中飞舞的毽球好似灵动的飞鸟,在运动员们的足尖、膝头、肩头上欢快穿梭。毽球是由中国传统踢毽子发展而来的竞技体育项目,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运动员仅能用头、脚及身体触球完成进攻与防守,将毽球击入对方场区得分。
文·摄影/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