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暴雨应急响应升级,避险要点请牢记!
日期:07-25
新报讯(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马丽侠 通讯员 付亚楠) 根据天气形势分析,预计7月24~26日,呼和浩特全市仍将出现强降水天气,大部地区有暴雨,中南部有大暴雨,累积降水量60~2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降水期间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活动。7月24日10时30分,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将全市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 那么,暴雨应急响应级别如何区分?又该如何应对?
IV级(四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是:预报较强降雨可能引发较大范围洪水;中小河流可能超警戒水位;存在山洪或城市内涝风险。应对重点是政府加强监测和巡查,公众需关注预警,减少外出。
Ⅲ级(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是:强降雨可能引发大范围洪水;重要河流可能超保证水位;山洪灾害高风险。应对重点是高危区域人员转移,部分户外活动暂停。
Ⅱ级(二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是:流域性大洪水风险;堤防决口或中型水库险情。应对重点为大规模转移避险,非必要行业停业。
Ⅰ级(一级)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是:特大洪水威胁;大型水库险情或重要堤防决口。应对重点是全社会紧急动员,启用国家级蓄滞洪区。
那么,暴雨预警公众该如何避险?
居家避险措施:立即检查安全隐患,疏通阳台、屋顶排水口,防止积水倒灌;低楼层住户用沙袋堵住门缝,贵重物品转移至高处。切断低洼处电源,避免触电(尤其老旧小区)。备足应急物资,准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食物(如压缩饼干、罐头)、药品、手电筒、充电宝。
外出与交通避险:非必要不外出,尤其避开山区、河道、低洼路段(如呼和浩特回民区、武川县等暴雨集中区域)。若必须出行,远离电力设施、广告牌,绕行积水路段(15厘米深流水即可冲倒成人)。车辆遇险处理,积水超过轮胎一半时勿强行通过;若被困,立即弃车逃往高处。
高风险区域紧急应对:山区/农村居民要向高地转移,警惕山洪“三看一听”(水流变浑浊、水位骤涨、轰鸣声)。城市内涝区要避免蹚水(防触电、井盖冲失),远离隧道、桥洞。
特殊群体保护:老人、儿童、孕妇优先转移至安全场所;学校、企业按指令停课停工。
紧急情况自救指南:被困时拨打110、119或呼和浩特应急管理局电话0471-12350。无信号时制造声响(敲击金属)、挥动鲜艳衣物求救。
洪水突袭,向垂直洪流方向的高地逃跑,勿顺流逃生;利用门板、泡沫塑料制作简易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