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疆文化为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期:07-11
新报讯(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王树天) 7月1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读《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和《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两份重要文件,详细介绍了文件内容及具体实施举措,强调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北疆文化品牌为抓手,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指导意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提出差异化建设目标:学前教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启蒙中华文化认知;小学阶段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增强国家认同;初中阶段注重知识学习与感性体验结合,深化文化认同;高中阶段通过实践辨析强化政治认同;大学阶段则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
《指导意见》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重点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同时,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情教育和“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全方位展现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的实践成果。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注重空间环境布设,更强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深度融合。《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校园公共空间、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构建师生心灵家园、强化网络正能量传播等举措,并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党团队组织建设及社会实践,实现“小课堂”与“大课堂”贯通。
同步发布的《工作方案》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加强研究阐释,依托高校智库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为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文化进校园,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数字资源开发等,打造“课说北疆”“书香校园”等品牌;深化文艺创作,鼓励师生参与文学艺术展演,推出原创精品;提升传播效能,借助国际交流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增强北疆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