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意外时有发生,然而总有一些人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他人于险境,成为生命的守护神。 5月25日一早,在乌海市人民公园北门,一个特殊的“地摊”如约开张。这个“地摊”不卖商品,而是乌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王松波和同事用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而设立的“急救地摊”。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海姆立克急救法……王松波和同事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急救技能要点和注意事项,并手把手教大家实操。
“掌根重叠十指交叉,放在两乳头连线中间,双臂伸直,按压深度5~6厘米,每分钟按压100~120次……”王松波跪在地上,俯身引导一名少年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及AED机使用方法。“学习并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十分重要,当身边有人突发意外,我们就能及时伸出援手。”少年说。
自2017年取得应急救护师资证书以来,王松波创新培训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把急救课堂搬到公园、学校、社区等,让应急救护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必备技能。
目前,王松波已组织开展地摊式培训30场,超5000名群众参与学习。“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急救课堂搬到公园里,让急救普及成为公园一景,早上锻炼的市民学起来又便捷又快速,这样的传播方式很高效。”王松波说。
多年来,王松波深耕一线,积极参与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活动,通过系统化培训和普及宣讲,累计开展培训近千场,惠及群众上万人次。
王松波走进乌海市级机关、电业局等单位开展专业救护员培训,确保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核心技能;走进乌海市各中小学,通过互动演示,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急救意识;走近公交司机、公安民警、矿工等高风险职业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升突发事故应对能力,以红十字应急救护+N模式,打响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用专业与热爱织就生命守护网。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急救技能,王松波持续精进业务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她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和真实的新闻事件讲课,开展突发危情应急救护演练,使学员更易掌握操作方法和要点,让培训更生动、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更好更广泛地传播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是我作为一名应急救护师资终生奋斗目标。我将持续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应急救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守护万千生命。”王松波说。 文/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王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