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嘴唇长“小泡泡”警惕单纯疱疹病毒
日期:05-20
孩子嘴唇突然冒出小水疱,很多家长误以为只是“上火”。其实,这很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在作怪。 据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石曌玲介绍,单纯疱疹病毒分1型(HSV-1)和2型(HSV-2),其中HSV-1最爱盯上孩子嘴巴和皮肤。它的传播途径多样,亲吻、共用餐具、接触被污染的玩具,甚至孩子抠完鼻孔又吃手,都可能中招,因为病毒就藏在唾液、水疱液里。而且病毒还很“狡猾”,先潜伏在神经里,等孩子感冒、发烧或过度疲劳时,就会趁机“冒”出来。
孩子感染后,症状很明显。嘴巴会长透明小水疱,破溃成溃疡,导致疼痛哭闹、流口水、拒食;皮肤(如嘴巴周围、鼻子边、脸上、手上)初期会发红,中间出现针尖大小水疱,后期水疱破掉后结痂还会瘙痒,抓破易留疤;还可能出现38.5℃以上高烧,持续1~3天,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疼、喉咙痛、眼睛红等症状。若出现高烧不退、抽搐、精神差、呼吸困难等危险信号,一定要立即送医,警惕脑炎和肺炎的发生。
在治疗上,医生建议“涂药+吃药”双管齐下。嘴巴溃疡用阿昔洛韦乳膏,一天3~4次;皮肤因水疱发痒可涂炉甘石洗剂,破溃后涂红霉素软膏。发烧超38.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重时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颗粒。家庭护理也很关键,嘴巴疼可用淡盐水漱口,吃凉流食;皮肤痒要剪短指甲,穿宽松衣服;还要多休息,必要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水疱结痂前别送到学校。
(据《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