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麋鹿跟在妈妈身边
保持警戒
觅食
亲近一下
5月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木初盛,在保护区呼和浩特白石头沟内,一群麋鹿正悠闲地漫步于林间草地,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昂首远眺,时而水中嬉戏,呦呦鹿鸣,野趣天成。 “近年来,随着大青山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白石头沟麋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经过4年繁衍,已经从2021年的27头增长至如今的64头。”5月7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白石头沟管理站资源保护股股长马海波向记者讲述了麋鹿定居大青山的故事。
2021年9月,来自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27只麋鹿被放归于大青山保护区白石头沟内,马海波成为这些麋鹿的“监护人”。
麋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青草和水草为食,为了确保麋鹿的安全,起初放归时,部分麋鹿佩戴了北斗卫星定位项圈,也有保护区布设的远红外相机和无人机进行密切跟踪监测。为更好了解麋鹿适应情况和健康状况,马海波和他的一位同事每天都要巡护,并开展捡拾粪便、土壤取样等工作。
跟随马海坡巡护中,记者发现,麋鹿已经熟悉了这位“监护人”,只要马海波一按汽车喇叭,麋鹿就会出现,但这待遇是马海波的“专属”,记者一出现,麋鹿便会散去。
“这些麋鹿属于野放种群,我们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减少人为干扰,如今已经成功实现麋鹿自然繁殖。也由于是野放种群,新生一代的小麋鹿不亲近人,也包括我!”马海波告诉记者,2021年麋鹿野外放归时,保护区初步划定了600亩活动范围,随着麋鹿群慢慢熟悉地形、适应环境,它们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1万亩。
大青山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生物多样性分布区。目前,大青山保护区内有1249种高等植物、脊椎动物303种、 节肢动物180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2种,其中一级14种(包括鸟类9种、哺乳类5种),二级48种(包括鸟类40种,哺乳类8种)。
麋鹿对生态环境有着极高要求,它们能在大青山保护区野外建群成功,不仅丰富了大青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也说明大青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漫步在白石头沟,清澈的溪流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荫之下,鹿影翩跹,麋鹿的悠然姿态,恰是这片土地生态向好的缩影。
文/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马丽侠 摄影/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