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31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北方新报

“劳动盲盒”

日期:04-30
字号:
版面:第06版:风铃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刘志坚

  五一假期临近,许多人筹划着出门旅游,而我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一个特别的“劳动盲盒”——用三天时间,在城郊的有机农场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的田园生活。

  抵达农场时,晨雾还未散尽。农场主老周是个皮肤黝黑、笑容爽朗的中年人。他递给我一副手套和一份“盲盒任务卡”:“先保密,干着就知道了!”跟着他穿过种满生菜的田垄,来到一片向日葵苗前。老周示范着如何给幼苗间苗:“每株间隔要留够,它们也需要呼吸空间。”我蹲下身,指尖触碰到带着晨露的嫩绿叶片,沾了一手清新的植物气息。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十足的耐心,稍不留神就会误拔了茁壮的幼苗。

  日头渐高时,老周揭晓了第二个任务——采摘樱桃。走进暖棚,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果香。一簇簇鲜红饱满的樱桃点缀在翠绿的树叶间,像红宝石般诱人。老周叮嘱:“要挑颜色均匀、熟透了的,轻轻捏住果柄,旋转着摘下……”我小心翼翼地照做,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满了色泽诱人的樱桃。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也顾不上擦拭,满心都是收获的喜悦。

  傍晚收工,老周端出刚出炉的烤红薯,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大快朵颐。夕阳把每个人的脸庞都染成温暖的橘色,劳作一天的疲惫,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消散。老周笑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来体验劳动,刚开始都笨手笨脚的,但慢慢就会发现,泥土里藏着城市里找不到的乐趣。”

  第二天的任务是制作堆肥。原以为这是件脏活粗活,没想到充满了学问。老周教我们把枯枝落叶、厨余垃圾和泥土按比例混合。“这些东西堆沤一段时间,就是上好的土地营养餐。”大家一边听老周讲述农场的生态循环理念,一边卖力地翻动堆肥,看着原本的废弃物在自己手中变成滋养土地的宝物,内心涌起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最后一天,老周让我们自由选择一项想尝试的工作。我跟着一位农妇学做槐花饼。我们提着竹篮去采摘槐花,洁白的花朵簌簌落在发间,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跟祖母采槐花的童年。我们把槐花洗净,再拌上面粉,然后上锅油煎。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起了阵阵香气。咬一口金黄酥脆的槐花饼,清甜在舌尖散开,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甜蜜。

  三天的“劳动盲盒”体验转瞬即逝。离开时,我带回了一篮自己采摘的樱桃、一包自制的堆肥,还有满满的回味。这次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它不再是记忆里的辛苦与疲惫,而是一场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和解的奇妙旅程。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都让我与土地贴得更近。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都需要暂时放下手机和电脑,去开启这样的“劳动盲盒”,去触摸真实的农事,去感受劳动带来的简单而纯粹的快乐。进而,在泥土的芬芳里,在收获的喜悦中,遇见那个被城市喧嚣淹没的最本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