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雪玉 国庆中秋假期的内蒙古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当非遗巡游的队伍穿过千年古巷的灯火,当美食节的香气漫过流光溢彩的夜市,一场融合文化味、烟火气与时尚感的假日盛宴在内蒙古全域开启。文旅深度融合之下,“歌游内蒙古”让游客不再只是风景的过客,更成为地域文化的体验者。
踏入内蒙古的各个旅游景点,到处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呼和浩特大召寺,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寺庙,在国庆期间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不仅探寻寺院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沉醉于充满民族风情的建筑,寺旁的白塔更是旅拍的热门打卡地,游客们穿上民族服饰,衬上身后寺院红墙,拍一张个人写真,氛围感立刻拉满。而大召寺周边的传统商业街区也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特色手工艺品店、香气四溢的美食摊,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游客们穿梭其中,挑选着心仪的纪念品,品尝着烤羊肉串、烧麦等特色美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绿色之上,成群的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其间。来自不同城市的游客们,有的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尽情享受着自由奔放的感觉;有的则参与到蒙古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中,亲手体验搭建蒙古包、射箭等项目。夜幕降临,草原上燃起了篝火,游客与当地牧民围坐在一起,观看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悠扬的马头琴声在草原上空回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假期来临前,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国庆假期预订人次增长率一度冲至全国第一,总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2位,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当地抓住这波“流量”,精心打造了4条主题旅游线路,涵盖民俗节庆、体育赛事、文化演艺等69项秋冬季文旅体主题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呼伦贝尔人游呼伦贝尔”,通过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住宿折扣等惠民举措,激发本地旅游市场活力。
乌兰察布的火山地质公园凭借“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的广告语出圈已久。国庆中秋假期,独特的火山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秘,他们或是带着专业的摄影设备,想要捕捉火山的壮丽景色;或是带着孩子,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质科普之旅。孩子们在火山脚下好奇地探索着各种火山岩石,家长们则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相关知识,让孩子在游玩中增长见识。■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公园周边还设立了许多露营区域,夜晚,游客们仰望星空,感受着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这种亲近自然、独特新奇的旅游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在内蒙古,文旅融合进入新阶段,“文旅+”“+文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国庆中秋假期,“文旅+体育”拉动效应明显,“蒙超”现场观看人数超过60万人次,带动经济效益1.76亿元,全网直播观看量1.18亿次,创内蒙古足球赛事历史新高。
假期前6天,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939.58万人次。内蒙古文旅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文旅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不少农牧民将自家闲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增加了额外收入。特色农产品也通过旅游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赤峰的小米等,深受游客喜爱,为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文旅深度融合驱动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