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内蒙古日报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新品种测产传捷报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兴安10月6日电(记者高敏娜)前不久,由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内蒙古北方寒地水稻育种创新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组成的权威测产团队,对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选育的水稻新品系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收割、丈量、称重和水分测定。经严格测算,兴隆56号亩产达746.6公斤,兴隆244号亩产达767.5公斤,两个新品种均展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和推广潜力。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兴安盟与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的合作在科技创新与应用上取得新进展,更为推动兴安盟水稻产业跨越升级、筑牢“种源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袁隆平院士“在盐碱地上种水稻”梦想的重要践行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自2018年建立以来,在北方寒地水稻育种、耐盐碱水稻技术攻关与产业推广领域持续深耕,通过“袁梦计划”将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种植理念与管理模式引入兴安盟,已经成立了5个高层次科研和产业化平台,建立了6个水稻科研基地,获得常规粳稻各世代育种材料22935份、耐盐碱育种材料1850份、储备稳定材料367份,已通过审定品种7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稻作答卷”。

  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水稻种植面积约115万亩,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更是内蒙古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近年来,兴安盟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稻品牌,构建起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全盟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达12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