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内蒙古日报

北疆秋赋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第04版:北国风光       上一篇    下一篇

  □三月河

  当秋风掠过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北疆便掀开了最绚烂的篇章。站在莫尔格勒河畔的高冈上极目远眺,昔日碧浪翻滚的草原已被大自然调和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浅黄、深橙、绛红在无垠的土地上层层铺展,仿佛天神打翻了调色盘,将最饱满的秋意倾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晨雾还未散尽时,牧人的马蹄声便踏碎了草原的静谧。老阿妈坐在勒勒车的毡帘旁,手中的银梭在彩线间穿梭,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寒冬缝制厚实的毡袜。车辕上挂着的铜铃随着车轮滚动,在清冷的空气中荡出悠远的回响,与远处蒙古包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晨牧图。羊群像一团团流动的白云,在泛黄的草丛中缓缓移动,偶尔有几只调皮的小羊羔脱离队伍,在沾满露珠的草叶间跳跃,抖落一身晶莹的水珠。

  沿着额尔古纳河顺流而下,两岸的白桦林正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笔直的树干如白衣卫士般排列成行,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就一条柔软的金色地毯。林间的小径上,采蘑菇的姑娘们提着竹篮穿梭其间,她们的笑声与清脆的鸟鸣在山谷间回荡。偶尔能看见几只狍子从树丛中探出脑袋,警惕地张望片刻,又敏捷地消失在密林深处,只留下几片晃动的树叶证明它们曾来过。

  傍晚时分,额济纳的胡杨林燃起了“火焰”。粗壮的树干皲裂深深的纹路,仿佛记录着千年的风霜雪雨,而枝头的叶子却红得热烈、红得奔放,像无数支燃烧的火炬,在戈壁滩上点燃了生命的激情。夕阳西下时,金色的余晖洒在胡杨树上,将每一片叶子都镀上了温暖的光晕,倒映在弱水河畔,形成“半河瑟瑟半河红”的奇景。牧归的骆驼队从林间走过,驼铃声声,与远处传来的马头琴声相互应和,让人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

  若说草原的秋是辽阔的,森林的秋便是深邃的。大兴安岭的林海在秋日里换上了多彩的盛装,落叶松的金黄、樟子松的墨绿、枫树的火红相互映衬,构成了立体的色彩世界。走进密林深处,厚厚的落叶没过脚踝,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忙着储存过冬的松果,偶尔有熟透的野果从枝头坠落,在落叶上砸出小小的印记。山涧的溪流清澈见底,水中的鹅卵石被冲刷得光滑圆润,几片红叶顺着水流漂去,像是给小溪系上了红色的丝带。

  夜幕降临时,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还在热闹进行。篝火旁,身着民族盛装的牧民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安代舞,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老人们坐在毡房里,喝着奶茶,讲述着草原上的古老传说;年轻人则在月光下赛马、摔跤,展现着草原儿女的豪迈与激情。抬头仰望,璀璨的星空近在咫尺,银河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颗星星。

  北疆的秋,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它既有“天苍苍,野茫茫”的雄浑壮阔,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细腻柔美;既有牧民们的热情奔放,又有森林的静谧幽深。它像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又像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秋风再次吹过,带走最后一片落叶,北疆便会迎来银装素裹的冬天,但人们心中的秋意,却会永远停留在那些绚烂的日子里,温暖着漫长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