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国庆中秋假期,乌鲁木齐市各社区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各族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厚植家国情怀,于邻里互动中凝聚团结力量,营造出喜庆祥和、温馨和谐的浓厚节日氛围。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二工乡金华路社区与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联合举办了“盛世华诞·情满中秋”主题活动。活动在东方智慧园二期小广场热闹开启。
知识抢答环节率先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中秋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一道道题目抛出,孩子们纷纷踮脚举手、竞相作答,现场俨然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移动课堂”。居民闫芳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后背叮嘱:“不着急啊,想清楚了再答。”队伍末尾,几位带着孙辈排队的老人满脸笑容,眼睛里映着孩子们雀跃的身影,也充盈着节日的暖意。
在灯笼制作现场,居民艾尼瓦尔·艾则孜凭借娴熟的手艺,成了全场最受欢迎的“导师”。看到刚搬来小区不久的邻居于爱荣一家对着竹编骨架、彩纸和灯串手足无措,他立刻搬来小板凳坐到一旁耐心讲解:“骨架要先把四个角固定住,你看,彩绳这样穿进去,手要稳,别慌。”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材料手把手示范,指尖翻飞间,原本零散的部件渐渐拼成了灯笼的雏形。这一刻,居民们在协作中拉近了距离,陌生感被温情悄然消融。
“妈妈,快看,我的灯笼做好啦!”一声清脆童声响起,只见一个小朋友高高举起刚完成的卡通灯笼,瞬间收获了居民们的掌声与赞许声。
飞镖游戏区的欢笑声与气球爆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现场最欢快的旋律。一位身手敏捷的居民连续命中靶心,赢了好几盒月饼,面对围上来的孩子们,他笑着把月饼一一分出去:“过节嘛,大家一起吃才香甜。”这句话,让月饼的甜意从舌尖蔓延到每个人的心里,也让团圆的氛围愈发浓厚。
活动尾声,各族居民围拢过来,共同托起写满对祖国祝福的红色气球。当“国泰民安”“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等字样随着气球缓缓升空时,居民木再排尔·木拉提望着气球轻声感叹:“这样热热闹闹的活动,这样和和睦睦的日子,真好!”
“我们策划这场活动,就是想搭建一个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温情不仅停留在活动当天,更能延伸到日常生活里。”金华路社区党委书记陶冶看着现场温馨的场景深有感触地说,“社区治理从来都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藏在这些你帮我、我帮你的小事里,让大家在互帮互助中增进了解,在文化交流中深化情谊,才能真正构筑起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山街道平川路社区、马料地街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步开启庆双节主题活动,以文艺为桥、以互动为纽带,将爱国情怀、团结情谊与邻里温情融入欢声笑语。
在平川路社区“家国共此时 暖邻聚平川”活动现场,新疆文化出版社带来的开场舞《美丽新疆》率先登场,展现了新疆大地的壮美与蓬勃生机;舞蹈《苹果香》《新疆美》以及独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文艺演出刚落幕,“红黄绿气球挑战”游戏便迅速接棒。主持人话音刚落,居民们迅速跳向对应颜色的气球,错步淘汰的小插曲引来阵阵欢声笑语,而获胜者接过小礼品时的笑容,成为现场最动人的风景。
六大主题展位更让居民沉浸式解锁双节乐趣:“趣味普法区”的宪法知识竞答等环节,让法律知识“活”起来;“非遗扎染坊”内手艺人倾囊相授,白布在居民手中晕染出斑斓图样;“健康饮水科普站”的节水挑战、“光明守护义诊点”的免费眼科检查,将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灯谜游戏区”吸引了众多青少年驻足猜谜;“红色文化展览区”的图鉴,让大家感叹发展巨变……一个个展位如同一个个生动的课堂,居民们在体验中学习了更多知识。
马料地街南社区民族团结融情文艺活动在自治区地质局煤田地质中心温情启幕。开场舞《放歌新时代》中,舞者整齐划一的动作伴着悠扬音乐,向祖国母亲献上祝福;舞蹈《映山红》唤起峥嵘记忆;压轴的大合唱《我爱你中国》,以激昂旋律将全场爱国情感推向高潮。“能以表演节目的方式为祖国庆生,特别有意义。”该社区舞之魅舞蹈队队长杨梅的话语,道出了表演者的心声。
“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生活,更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平川路社区党委书记刘梅与马料地街南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萍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次两个社区的国庆主题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情、邻里情编织成网。未来,社区还将持续推出多元活动,让幸福和谐的旋律继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