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新疆日报

山东儿子与新疆妈妈的中秋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A01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10月6日午后,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村民孙林拎着月饼和大枣,往村头的且力皮汗·沙衣提妈妈家走去。

刚进门,82岁的且力皮汗就端出炸好的馓子,“特意多撒了芝麻,是你爱吃的那个味儿。”不大的餐桌上,摆满了月饼、馓子和葡萄干等各式美食,且力皮汗的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每年中秋节,儿子都回来跟我一起过。”

孙林是山东省临沂市人,2012年来到阿克苏普乡务农,靠着党的好政策,再加上自己吃苦肯干,慢慢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棉好手。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且力皮汗家,昏暗的屋子里,唯一的电器是台旧电视机,老人坐在炕边,眼里透着愁苦。后来他才知道,老人的丈夫走得早,她一个人拉扯着7个孩子长大。

“我能在这儿安家、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和乡亲们的关心帮助,乡亲们有难处,我搭把手是应该的。”孙林说。

从那以后,孙林成了且力皮汗家的常客。米面油、孩子们用的文具,他隔三差五就送过来;且力皮汗的儿子艾则孜·玉素甫国通语说得不流利,他就用拉家常的方式一点点教;赶上棉田灌溉、施肥的关键期,他会提醒艾则孜及时做好田间管理;有空了,还会给老人的孙子孙女讲山东沂蒙老区的故事。

“孙林就是我的亲儿子。”且力皮汗常跟村民们说。

且力皮汗儿子婚礼上拍全家福时,且力皮汗把孙林拉到跟前,“她紧紧攥着我的手说‘我儿子得站在我旁边’。”孙林回忆,那一刻,他心里暖暖的。

“每年中秋我都陪妈妈过。”孙林说,老人会把月饼掰成小块递给他,还会拿出晾好的葡萄干,说月饼配葡萄干,味道特别好。

“阿克苏普乡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每年春节我回山东看父母,其他的节日在新疆和且力皮汗妈妈过。”孙林说,“陪着且力皮汗妈妈,看着尉犁的月亮,和在老家过节没啥两样。”

这些年,孙林一直出资帮助当地学校和其他有困难的乡邻,还在田间手把手教乡里的农户们棉花种植技术。

天色渐渐暗沉下去,小院热闹了起来。“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国庆节假期恰逢中秋节,喜庆的事一件接一件。在党的好政策下,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往后会更红火。”孙林紧紧握着且力皮汗的手,眼里满是笑意,“妈妈,咱就这样每年都一起过中秋,一起团圆,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