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天水日报

智慧赋能郭川苹果别样红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01版:日版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黄虹
  “咱们这儿的苹果,客商都认这个味儿!”清水县郭川镇宋川村果农曹建西的喜悦,洋溢在忙碌的果园里。而在不远处的电商中心,主播金文丽的直播间订单不断,刚下枝头的苹果正“飞”出大山。从渭北梁峁到粤港澳大湾区,一颗颗郭川苹果,串联起一个年产值数亿元的富民产业。
  郭川镇地处清水县渭北梁峁沟壑区,海拔适中、土壤肥沃,拥有独特的“小盆地”气候,被专家誉为“苹果最佳优生区”——显著的昼夜温差让苹果积累了充足的糖分,充沛的光照则赋予了果皮红绸缎般的诱人色泽。这里的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产出的苹果不仅脆甜多汁,更带着一股别具风味的果香。
  “咱们这儿的苹果个头大、颜色正、耐储存,客商都认这个味儿!”曹建西一边摘果一边笑着说。他家的7亩果园,花牛苹果刚以每斤2.8元的价格被客商“包园”收购,富士苹果也即将迎来采摘。
  在果园里务工的黄粉庆,自家6亩苹果刚送入气调库,便立即加入了邻村的采摘队。“一年到头有活干,收入有保障,咱们务果树的干劲也更足了!”
  这份“干劲”,在宋川村的果库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人们手法娴熟,分拣、套袋、装箱一气呵成,这批新鲜的苹果即将踏上前往海南的旅程。而在村里的另一个果库,工人们正加紧包装一批发往河南的苹果。客商黄四每年9月初就来郭川“蹲点”:“今年准备收100多万斤,郭川苹果在河南卖得特别好!”
  清水县聚鑫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利君站在储量达200万斤的冷库前信心满满:“靠着这气调库,咱们的苹果能卖个好价钱,预计收入50多万元不成问题。”
  在郭川镇,像这样的果品气调库已有9座,总储量1.37万吨。它们不仅是苹果的“保鲜银行”,延长了苹果销售期,更成为当地农民农闲时节的“就业加油站”。
  现在,郭川苹果的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在吸引线下客商的同时,线上销售亦呈现火爆态势。
  在田川村的清水县鑫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电商中心,主播金文丽的直播专场点赞不断、订单不断。“苹果刚下枝头,就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飞’出了大山,线上订单已成为重要来源,最多一天能接上百单。”她告诉记者。
  线上市场的开拓,得益于郭川镇对电商人才、物流体系和果品贮藏的有力建设。苹果的销售周期也从传统的“卖一季”延长为“卖四季”,市场半径显著扩大,最远已覆盖至粤港澳大湾区。
  要让苹果卖得更好、更远,关键在于“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近年来,郭川镇聚焦品质升级,累计实施果园改造4143.7亩,推广马斯特红蛇、俄矮、众城、清脆等新优品种;搭建防雹网1301亩,并建成现代山地苹果产业孵化园和有机苹果智慧产业园;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等现代技术,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精准管控”的转变;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让“苹果之乡”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
  一颗苹果,不仅甜了消费者的舌尖,更富了农民的口袋。郭川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姚小伟介绍,郭川镇不断拓展“三区四梁一川一带”布局规划,充分挖掘和发挥苹果产业优势,主动融入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镇3.2万亩挂果果园中,花牛苹果与富士苹果系列优种全覆盖,马斯特红蛇、俄矮等新品种焕发勃勃生机。2025年,全镇苹果产量预计可达6.45万吨,产值约3.4亿元,果品纯收入约1.92亿元,人均果品纯收入超万元。
  站在郭川镇的山梁上远眺,连片的果园在秋阳下绵延起伏、一望无际。随着智慧农业深化、品牌价值提升,郭川镇的苹果产业正红红火火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宋川村果农正在采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