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曹润彬 马静
金秋九月,在清水县陇东镇朱湾村的农田里,雪白的七月菊竞相绽放,汇成一片绵延的花海,美不胜收。村民们穿梭其中,将一朵朵饱满的七月菊摘下,放入筐中,再进行装车,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种植户朱友红今年种植了70亩七月菊,他告诉记者:“今年花儿长势非常好,一亩估计能收1吨半左右。现在每天都要雇80多人进行采摘,还能忙上一个月。我们把采摘的鲜花统一送到镇上的企业,他们直接进行收购和加工,除去种植、采摘各项成本,大概能收入7万多元。”这片菊花田,已然成为他和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致富田”。
七月菊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种植户收获了真金白银,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种植期的除草、施肥,到采收期的采摘、搬运,再到加工环节的分拣、烘干、包装,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来自石李村的村民王慧娟开心地说:“我已经采了十多天了,平均一天能挣80元,一个月下来也能挣2000多元。既能照顾家里人,又能挣钱补贴家用,真是太好了!”
近年来,清水县陇东镇紧紧抓住全县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链条完备、效益明显”为发力点,举全镇之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中药材产业龙头乡镇,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要让一朵朵小小的七月菊发挥最大效益,精深加工至关重要。在甘肃花石崖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新鲜采摘的菊花被运送到这里后,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分拣,接着进入烘干环节,全程严格控温控湿,确保菊花的完整形态、鲜亮色泽和丰富营养成分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为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竞争力,今年陇东镇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2家龙头企业,同时发展壮大39家合作社,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免费教技术、垫资供种苗、保底全收购”的举措,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该镇还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共建楞上湾“产学研”基地,实现了从种苗繁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到科学研究的全链条产业布局。
“截至目前,陇东镇共有459户农户参与种植款冬花、七月菊、黄芪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亩,预计总产值可达6500万元,吸纳务工人员1500人,发放劳务费950万元。”清水县陇东镇党委书记董小龙表示,一个企业引领、合作社协同、农户广泛参与的千万级产业集群已在陇东镇初步形成。
从美丽的菊花田到繁忙的加工车间,陇东镇中药材产业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