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洪波】近日,天水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雁翔新著《天水简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天水地处祖国腹地,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扼守关陇咽喉,雄踞甘肃东南部,历来为陇东南军事、交通要冲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赓续数千年的传统。站在迎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的历史起点上,认真梳理天水历史发展脉络,对于今天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关于天水的历史,一直缺少一部系统凝练、雅俗共赏的,融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通俗读本。编写《天水简史》的目的,在于简明、系统地梳理天水历史的脉络,揭示天水历史的特征,弘扬天水的优秀历史文化。
《天水简史》依循史志类书籍的编写体例,且结合天水历史的具体特点,将天水历史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九个阶段,从遗址文物、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艺坛趣事等方面,精选了100个故事,对天水的历史进行了简明而又深具内涵的介绍。
将天水看似分散的地理特征、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哲学思想等,通过核心线索编织构建成有机体系,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结构精巧,逻辑清晰。《天水简史》以时间为“经”,全景式展现天水作为历史舞台的纵深感和连续性;以空间为“纬”,立体式呈现天水作为八千年文脉传承地的丰富肌理。全书在叙事风格上空间与时间交织,宛如一幅画卷,体现出天水古今交融、生生不息的城市生命力。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天水,更是在展现一方水土所孕育的独特精神气质,其写作本身就是一次充满挑战也极具魅力的文化建构。该书的出版,为新时代弘扬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重要指示的践行,也是让深藏典籍的天水文脉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发展的创新实践。
刘雁翔,天水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著有《伏羲庙志》《中国伏羲祠庙志》《天水金石文献辑录校注》《杜甫陇上萍踪》《天水简史》等专著11种,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