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天水日报

织密民生“保障网”撑起惠民“幸福伞”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2版:日报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武山县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今年以来,武山县紧盯困难群众多样化的救助需求,以“结对关爱”行动为抓手,全力抓好责任落实、对象认定、救助金发放等各项工作,确保有困必帮、有难必救,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做实兜底保障“应保尽保”。以城乡低保年度核查为抓手,以每月动态管理为基础,及时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建立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间的信息比对机制,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重大疾病患者、大额医疗自费人员、重度残疾人以及“监测户”进行全面摸排,真正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低收入人口56418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12874.76万元。
  做实特困供养“应住尽住”。全面推行“资金+物资+服务”的救助新模式,进一步压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监护责任,强化第三方社会组织照料服务管理,大力推行“四个一”服务,即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月理一次头发、每半年发放一次衣被等生活必需品,确保他们过上“日常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的幸福生活。全县共有特困供养人员2064人,其中198人被纳入养老机构集中供养。
  做实残疾失能“应享尽享”。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加大持证残疾人和补贴对象信息的比对力度,加强动态管理,积极宣传“跨省通办”,简化“两项补贴”申报手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范围,实现“应补尽补”。全县共有7710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两项补贴”资金958万元。
  做实临时救助“应救尽救”。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制度作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对于困难程度较轻的,实行800元以内的“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对于困难程度较重的,启动“先行救助、后置审批”程序,事后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及手续;对于困难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方式,必要时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审批,快速高效帮助遇困人员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摆脱临时困境,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共发放救助资金764.36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4239人。